見丁睿談起了生意經,吳夢不停的微微頷首,露出滿意的笑容,徒弟現在已經有了商業頭腦,小子真不錯。
景靈附在吳夢耳邊道:“一個老奸商帶出個小奸商,看你得意的那般模樣。”吳夢不好意思的收住了笑容。
耶律奇雖然飽讀詩書,卻不是那迂腐之人,能賺錢誰不願意,契丹本就缺糧,酒水甚少,更沒有這種極為霸道的烈酒,此刻聞言大喜:“如此美酒真是錦上添花,那就有勞丁小哥了。”
大宋的酒是官府專營,酒課是朝廷歲入的一大收入,天禧末年就是當下的年代高達900餘萬貫,佔到年歲入的一成多,雖說賣的越多歲入越多,但宋代糧食產量畢竟有限,酒類專賣也是限制糧食的消耗。
而臺灣氣候溫暖,自然災害少,糧食年年會豐收,尤其是高粱這等作物以後必定沒有人吃,不如拿來釀酒賺錢。
酒水從海外進來,大宋既沒有浪費糧食又收了稅,臺灣賺了錢大宋也喝湯,何樂而不為,丁睿的小腦袋瓜子裡算盤打的噼裡啪啦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盡歡而散,回到客棧歇息,一夜無話。
…………
宋朝都城東京開封原名啟封,始建於鄭莊公時,取意為古鄭國向東南開拓的鎖匙之地,前漢避漢景帝諱,改啟封為開封。
至唐延和元年,遷開封縣治入汴州城,成為汴州的附郭縣,至此時開封府已經取代了汴州的名字。
東京城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外城南北長約六里,東西寬約五里,方圓四十餘里。
自古相傳開封:小橋流水,西風瘦馬,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東京城充滿了孤芳自賞的小資情調生活——州橋夜市煎茶鬥漿,相國寺內品果博魚。金明池畔填詞吟詩,白礬樓頭宴飲聽琴。
開封有八景:繁臺春色、鐵塔行雲、金池夜雨、州橋明月、梁園雪霽、汴水秋聲、隋堤煙柳和相國霜鍾。
吳夢對此自是神往已久,如今終於可以一睹真容了。
一大早,船家搖櫓啟航,進入開封的汴河水道,船上的綱首吆喝著司繚們拉動船帆上的繩索,將船上的桅杆放倒,開封城內橋樑眾多,桅杆過高便無法經過,何況城內風力不大,也只能靠人力行船。
綱首帶著一些水手在後面搖櫓掌舵,又令幾個篙工立在船頭用竹篙撐船以避開上游疾飄過來的沙船,汴河的水流湍急,上游順流而下的船隻曾多次撞壞城內的橋墩,直到後來才全部改為無墩的拱橋。
時已進秋,汴河沿岸滿栽的青青楊柳還未曾落葉,隨著秋風微微搖晃,汴河兩側的房屋外牆都是粉刷成一色雪白,屋頂蓋著黑黑的瓦片。
一陣輕風吹來,空氣裡隱隱有一股煤煙的氣味,此時正是東京城裡早餐的時辰,吳夢遠遠望去,只見許多民居上方飄著淡淡的黑煙,不用說這定是自己那傑作煤球爐子在吞雲吐霧。
來到東水門下方,吳夢抬頭便瞧見那水門上赫赫有名的鐵閘,此閘每日隨著城門的開閉而升起落下。
船隻晃晃悠悠的從鐵閘下方飄入城內,前行幾百步便到了觀音院橋,南北向的趙十萬大街上人來人往,車馬煦煦,絡繹不絕,一片繁華之相。
東京城內的道路都是十字相交,主要道路南北方向有十八條,東西方向有十一條,主幹道三條即是中心街,從南薰門內一直到皇宮宣德門,經過南薰門裡大街、御街、過龍津橋,進入朱雀門又曰明德門、尉氏門,也就是內城的正南門)。
進入朱雀門那一段叫作天街,往北進入州橋處稱為御街,北邊直達宣德門宮城的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