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230章 淡水初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 淡水初建 (2 / 2)

鄭鈞叉手道:“提舉,基隆秋收在即,現修築工坊、牛馬棚、木屋,彼處人手眾多,可否抽出男丁前來。”

林貴平嘆道:“那是不可,基隆日後是工坊重地,須保證安定,此次至基隆的泰州移民務必不出民亂,民宅先要有保障。”

基隆自八月秋收完結,秋糧入庫後,便在和尚的組織下大興土木,以每天六十文的工錢招募民眾修築房屋,凡以前欠糧、欠農具款的都予以抵賬,人趨利是天性,中國人自古不喜欠賬,公告一出,眾人趨之如騖。

林貴平又道:“天禧四年我等如此困難也熬了過來,當年農具、糧種皆從從蘇州運來,現今農具齊備,糧食不缺,唯獨房屋住宅一個問題,我等難道會被難倒?”

鄭鈞道:”提舉所言極是,咬咬牙總會熬過去。“

林貴平問道:“鄭指揮,那些生番原住地離此有一百餘里,都是些婦孺,如何過冬,上天有好生之德,待此間稍有遐隙,你便令曹閒帶人去將那些婦孺帶來營地,從基隆再調上三五十輛大車,走不動路的生番便由馬車帶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鈞叉手稱是。

上次俘虜的生番經過鑑別,不是吃人生番,部落距此尚有一百餘里,估計也是被那些更野蠻的生番從南方趕過來的。

閩越人與生番打交道日久,連比帶劃也能勉強交流,知道那部落裡僅僅留下了三四百老弱病殘和少量糧食,如果不接過來,只怕冬季一到,缺衣少食,至少死掉一半。

孫其翔一聽便愁容滿面,這生番哪是如此好管的,俘虜過來的生番都是在大刀的壓迫下勞作,敢怒不敢言。整個淡水營地就這一處隱患,孫其翔是每日必去察看生番的狀況,就怕發生譁變。而且這接過來的生番能幹什麼,既不好管又不能幹活,是個巨大的包袱。

林貴平道見孫其翔面色不豫,便道:“孫主事不必憂心,這生番的婦孺還是單獨居住,也好看管。”

孫其翔無法,想想管幾千人也是管,多個幾百人反正是蝨子多了不癢,只得答應下來。

忙忙亂亂中時光甚快,營地逐漸穩定後,曹閒和兩百名廂軍帶著生番嚮導騎馬出發了,後面還跟著四十輛牛車載著些許糧草,浩浩蕩蕩,前往生番的部落接人。曹閒上次沒參加和生番的一戰,懊悔不已,這次他想著不就是帶些老弱病殘回來麼,簡單之極,得意洋洋的出發了。

結果一上路他便再一次懊悔了,為何?無他,路太難走了,其實根本就沒有路,雖然是平原,到處是茂密的樹林和長滿了綠刺的荊棘,幸虧鄭鈞上次徒步從基隆到河口有經驗,讓他帶上了斧頭、鋸子、鋤頭這些,否則曹閒定然灰頭土臉的無功而返。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