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292章 莆田移民(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2章 莆田移民(二) (1 / 2)

林貴平寫了封手令給智慧和尚,也不回淡水了,帶著十個隨從帶上臺灣府的“特產”坐上了回程的礦船往泉州而去。

基隆離泉州水路很近,離開基隆港後,海船先是沿著北上的洋流往西北行駛,再隨著北風轉向往西南行駛,沿著大宋的海岸線南下直奔泉州。

運礦的海船快到福建路路治福州時西拐進了進入了閩江入海口,藉著上溯的潮水來到了閩安鎮碼頭,福州城如今是南北貿易的大港,閩安鎮上的碼頭停滿了南來北往的商船,碼頭上成片的幫工叫嚷著招呼生意。

林貴平喚了幾名幫工來卸下船上的大車和貨物,將禮品放入車上,兩個隨從與他一起駕車,其餘八個隨從騎馬護衛左右,請了個嚮導,沿著官道西行去往福州城。

福州是座古城,新石器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平潭殼丘頭文化與公元前3000年的閩侯曇石山文化,公元前222年,秦朝設閩中郡今福州隸屬於它)。

後來被閩越國定為國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朝滅閩越國,冶城衰落。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原閩州改名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

宋代開寶七年974年)刺史錢昱擴建城池,是如今福建路的路治所在。

林貴平一行走了半個時辰,就到了福州城外,遠遠望去,五十幾年前擴建的福建城池已經頗為破敗,數處出現了坍塌。

大宋天下承平日久,除了契丹和夏州的邊境的城寨,其他的城池朝廷都疏於撥款修繕,而強幹弱枝的國策讓地方的財力有限,州府對城池的修繕根本是有心無力。

林貴平和隨從們走到了城東護城河上的木橋前,嚮導指著城門道:“官人,此處是城西的行春門,官人從此進入走到城中的大街,再北行便到了子城,子城的西邊就是福建路轉運使司,入城須得收城門稅,小人怕受這稅吏的盤剝,就不進去了。”

林貴平笑道:“這福州城恁得小氣,城門稅能收幾個錢,蘇州城取消了各種稅務照樣富庶,真是鼠目寸光、竭澤而漁。”說罷揮了揮手讓嚮導走了。

一行人走近行春門,門口的稅吏看到一群盔甲鮮明的軍士,車駕上還坐著一個品級不低的武官,走上前來抱拳行禮,客氣的說道:“軍爺,奉本城知州之命,收取進城稅,即便是大宋禁軍、廂軍,亦要收稅,請軍爺見諒。”

林貴平見這稅吏還算知禮,也不想為難他,便道:“本將也不是不交稅,可車上的物品實在不知曉該如何交稅,你且上來瞧瞧吧。”

那稅吏不明所以,哪有不好交稅的,無法衡量價值也有法子,留下貨物的一百之二不就行了,他還真的爬上了車轅,掀開簾子看去。

這一看把他嚇了一條,裡面有兩面兩尺高的玻璃鏡,好幾套包裝精美的禮品,估計價值定是不菲,林貴平故意開啟了箱子,稅吏眼睛都看直了,只見雕著精美花紋的箱子裡都是晶瑩剔透的玻璃酒具,還有兩箱子金銀幣。

林貴平附在稅吏的耳朵邊上道:“這些是送給漕使和安撫使的,你確定要收稅麼?若定是要收,某拿幾個金幣給你當稅錢。”

稅吏天天在此處收稅,見多識廣,自然知曉這樣的禮品定是送給身份高貴的官員,他哪敢收下金幣,趕緊跳下車來連連抱拳告罪,讓守門的兵卒放大車進城。

林貴平進了城後,沿著城內河畔前行,北側一座高高的寶塔,周圍環繞著一圈黃色的圍牆,林貴平估摸那就是建於南朝梁太清三年的開元寺,他不是智慧和尚,對佛教並無太多興趣,隨意看了兩眼繼續前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