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貴平率軍出征的同日,蘇州城外,濃煙滾滾的軍糧工坊處,碼頭上足有三四十條漕船排成長隊裝貨,蘇州知州李適、長洲知縣王嘉言、漕運廂軍指揮使站在高處觀望。
此處是吳夢公開配方後大宋本土組建的第一個軍糧工坊,蘇州州衙與丁大勝六四佔股。
接到朝廷的密令後,軍糧工坊開足馬力生產,沒有休息過一日。今日大批次軍糧啟程北運,丁大勝從幾個工坊裡調來數千幫工,將一袋袋芋頭粉條和幹湯餅裝船,廂軍兵士與衙役們一一點數。
李適見工坊裡的芋頭粉條和湯餅貨量不少,滿意的點點頭,笑道:“還是丁員外做事穩妥,如此多的軍糧能在冬日裡趕製出來,不愧是蘇州首屈一指的商賈。”
丁大勝忙抱拳道:“知州過獎了,此乃西北所需軍糧,在下不才,豈敢拖延。”
王嘉言稟報道:“知州有所不知,軍糧工坊元日裡可是未曾歇息過,丁員外一直在此督促,方才有如此之多的軍糧。”
李適“嗯”了一聲,向著開封方向抱了抱拳道:“此次西北運糧事關重大,若是大事成了,本官必向陛下為員外請功。”
丁大勝忙不迭的抱拳謝過,李適又對著漕運廂軍指揮使道:“你須確保軍糧運至東京城,交與三司,貨物交割完畢速速返回再次裝運,不可有任何閃失,你可明白。”
漕運廂軍指揮使抱拳道:“謹遵知州之令,末將定然親自督運,不辱使命。”
半個時辰後,第一批漕船裝貨完畢,篙工們齊齊撐著漕船離開碼頭,沿著運河直奔東京城......
東京城西,汴河旁的三司碼頭,碼頭上的吊杆來回吊運,上萬廂軍扛著麻袋來來往往,一袋袋大米、麵粉、粉條、湯餅、武器裝船起運,廂軍縴夫們喊著號子將一艘又一艘漕船拖離碼頭,往西逆流而去。
選拔出的京師禁軍以輪流戍邊的名義化整為零一支支開拔前往西北,大宋為了打贏這一仗花費數百萬貫,動用廂軍、禁軍十幾萬人,徵用民夫三萬用於運糧。
如若不是這幾年歲入遞增,且孫冕稟報稱東京城地產收入和商稅定會連年翻番,趙恆還真不敢下如此之大的決心。
............
乾興二年元月底,大宋西北邊境茫茫的原野上,雪白和青藍交相輝映,從京兆府西安)通往慶州的土路上,一隻長長的商隊踏著未曾融化的積雪艱難行進,行經之處留下無數車轍。
騎馬走在隊伍中間的是個年逾五旬的老者,眉目英挺,三縷長髯,眉毛鬍子上結了一層冰霜,他穿著厚厚的臺灣式棉衣,坐在馬上緩緩而行。
一個二十許的年輕小將策馬上前,抱拳道:“父親,你病體初愈,要不要停下來歇歇氣。”
老將張嘴哈出一口白氣,斥道:“歇什麼歇,為父身子無礙,速速行軍,不得延誤。”
小將憤憤不平的說道:“朝廷奸臣當道,說貶就貶,說去慶州就去慶州,根本不把父親當人,丁謂這個狗賊,就不是個東西。”
老將臉一板,怒道:“朝廷大事,豈是你這個毛頭小子能肆意汙衊的,快走,休得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