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掌櫃捋了捋下頜上的短鬚,故作高深的問道:“諸位以為當今東京城內,除卻皇室中人,誰是當朝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介面道:“政事堂王相無子,樞密院曹樞相之子曹淵在外為官,算來算去應是國舅爺劉美之子劉從德當為衙內之首。”
陳掌櫃豎起大拇指道:“盛老弟真有見識,如今京城衙內除卻小商王,只怕便以小國舅劉衙內為首,元日那次便是與他有關,但卻不是劉衙內挑起的事端。”
“什麼,還有哪家衙內敢與小國舅放對,吃了豹子膽不成?”盛姓漢子不免有些疑惑。
“某問問諸位,當今天下除卻東京城,最富庶之地界為何處?”
“這還用問,當然是臺灣府基隆縣。”
“那基隆縣有一小神童,六歲會數算,出口成章,未滿十歲便教書育人,去歲還曾給進士授課,爾等可曾聽聞。”
“隱約有耳聞,哦,對了,聽說去歲年底這位小神童跟隨吳先生來了東京城,莫非是他與小國舅起了衝突?”陳掌櫃右側的漢子插嘴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掌櫃拈鬚一笑:“小神童之舅乃臺灣營田司提舉,統管臺灣兵權,之師乃臺灣實際掌權者吳先生,他在臺灣算不算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恍然大悟:“莫非是東京城和臺灣府兩位衙內之首為爭搶契丹女子,便大打出手?”
“非也,契丹的耶律小娘子在皇宮小花園欲私會臺灣府小神童,小神童未至,小國舅恰好入花園醒酒,見那耶律小娘子有沉魚落雁之貌,驚為天人,上前搭訕,誰知小神童正好前來,醋意大發,雙方便爆發衝突。”陳掌櫃彷彿親眼所見,侃侃而談。
盛姓漢子眉頭一皺,好似想起什麼,說道:“昔年這小神童曾經去過析津府,聽聞就在耶律小娘子家中落腳,莫非兩人早有勾搭?”
陳掌櫃吃了一驚,問道:“盛老弟此話當真?”
盛姓漢子點點頭,陳掌櫃嘆道:“那我大宋可就有麻煩了,可見小神童與契丹人早有來往,臺灣府各種機巧之術冠絕天下,這若是洩露給契丹人.......”
幾人聽到陳掌櫃這一推測,互相對視,眼神裡皆有驚恐之意,若是契丹獲得臺灣機巧之術,再加上幾十萬鐵騎,橫掃中原必定勢無可擋。
這一日上午開始,東京城裡的茶樓酒肆、勾欄青樓均有人在談論此事,到得申時許,各類新聞紙新年頭版在街頭髮賣,每一份的頭條豁然便是《元日朝會之宮中花園鬥毆》,上面沒有指名道姓,但稍微瞭解朝廷官場的百姓們一眼就能看出寫的是何許人也。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