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不是山,就在山上,峨眉是山,卻不在山上。
這是玄天關於峨眉劍宗最多的話,那是仙境,也是秘境,即使莫逸風曾到過金頂,見識過傳說中的劍道試煉。
卻依然不曾見過峨眉的真面目。
金頂之上,雲霧繚繞,除去幾處簡單的建築,便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只是在雲霧之間,隱隱可見兩座山峰,高聳入雲,不見其頂。
而兩峰之間卻形成如一道天然的大門,只是那門裡卻不知道通往何處,依稀記得那裡是一處青石階梯,陡斜而上,淹沒在雲天之間。
金頂的祭壇之上,那面大鐘,記憶猶新,試煉的當日,或許沸沸揚揚,只是經歷長樂郡之事,莫逸風已經沒有人在記得。
沿著階梯而上,信步而行,如履平地,大概行進了六百道石階,才見得一處平臺,平臺寬約十丈,一塊巍峨的巨石,經過打磨,鐫刻著兩個大字。
峨眉。
這裡就是峨眉了嗎?
莫逸風不禁問起自己,可是四野茫茫,渾然不見半條人影,而巨石不遠處,又是一路直上的石階,依然看不見盡頭。
再回首,目所能及已然是濛濛之色,除了那飛鳥翠啼的聲音,便似乎安靜的四周就像是深淵,懸崖。
這或許就是人人嚮往的青雲路吧?
其實他並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來峨眉,可是似乎沒有別的地方好去,所以還是來了,踏青雲路,除此或許沒有別的選擇,繼續沿著階梯而上,大約又上了六百石階,隱約能見到一處亭子。
那亭子像是歇腳的地方,只是那亭子的名字有些令人好奇。
勸歸?
勸君且歇歸來去,一入青雲了前塵。
亭子不新,很有年月,但字跡卻新,想必是因為宗門的規矩改了,或許說千年前宗門的規矩便是如此。
亭子間,有一方石桌,八方形,看著像是一個八卦羅盤,除了一些並不驚異的圖案,也沒有什麼覺得奇異之處。
石桌的中央有方石盤,是天然雕刻而成,石盤裡有一把石壺,冉冉冒著熱氣,石壺與石盤渾然連線,那壺嘴卻不斷的流出清泉。
清泉流入石盤,那石盤卻如何都不會溢位,也不會少卻,石壺潺潺的清泉,異常清冽,很是爽口,既不冰寒,也不溫嘴。
身在勸歸亭,只見來路,不見其他可行之徑,名為勸歸,實則已是無路,多半再有意志的人,行到此間,也只能望而興嘆,原路而回了吧?
那那些一心入道的人呢?
一入青雲了前塵,難道就是要往這雲深裡縱身一躍,捨去生死,方可入道,見峨眉仙山道境嗎?
是便是了,一躍又如何,縱身跳出亭子外,卻不是深淵,懸崖而是足踏實地,只是卻毫無路徑可見。
東遊西蕩,隨處行走,卻依然不見走出方寸之地,明明走出十幾步,卻回首依然只是在亭子的周圍,讓人不清楚到底是那路在移動還是那亭子隨之而動。
似乎無論多高的修為,總在這方寸之地。
想必至此很多人,已經只能選擇放棄,重回勸歸亭,繼而原路返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