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蜀山長樂世界> 第一百零五章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天發殺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五章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天發殺機 (1 / 2)

悄然南上的紫氣在渭東府境內兜兜轉轉,最終停留在一處駐紮偏遠之地的龐大軍營之中。

“星河見過陳太傅,性命垂危之際蒙太傅捨命相助,如此這般再造之恩星河感激涕零,常言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時窮節乃現,烈火見真金,星河很早就佩服太傅的大公無私,此番太傅為天下黎明百姓捨身成仁,星河在此立誓今後一定打敗那些可惡的南蠻子還天下太平,同時即刻上表朝廷為太傅的成仁取義請功,以此告慰太傅大人的在天之靈,”深夜守衛森嚴的中軍大帳內,剛剛甦醒過來的常勝武王夢星河對著陳老夫子的紫氣陰神說道。

原來,那夜陳老夫子以自損壽元為代價勉強凝結出本命篆字後,其實已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後來他藉助成聖的契機才能化身一縷紫氣陰神遠遊,以燃燒自身陰神為代價治好了性命垂危的夢星河,其就只能勉強維持住紫氣陰神不散,如今他大事已成心願已了,身形逐漸縹緲就此消散在了人間。

沉寂已久的中軍大帳的忽然傳出了暴喝聲,“來人,擂鼓聚將,請諸位將軍速來稟報軍情。”

乾安城皇宮中一處偏殿內,“劉愛卿你這當世鴻儒,如今又身兼宰相之職,對於常勝武王所奏的這位曇花一現儒家聖人怎麼看?要知道我們王朝為此期盼了足足百年,現在竟然為了區區南蠻子入侵而這般隕落,這中間朕是不是做錯了?”

“陛下,依老臣所看武王元帥所奏即是,陳太傅心繫朝廷與天下黎民百姓是為天下表率,當可恢復陳太傅早年被剝奪的官職,並且即刻上報中土文廟,同時宣詔傳告天下予以嘉獎,使其成為我輩讀書人的榜樣,在陳太傅最後的傳教之地設立太傅書院以此教育世人,陛下,如此你看可行否?”

“劉愛卿所言即是,朕今日便要擬旨傳告天下,將陳太傅成仁取義的事蹟載入史冊,以供後來人瞻仰,”英俊的陛下不容反駁的說道。

“陛下聖明,此乃我王朝之幸,天下黎明百姓之幸,只是老臣還有一事請陛下責罰,不想當年我與陳太傅的意氣之爭,卻弄成如今這般僵局,連累陛下今日痛失聖賢,臣有罪,”身穿一品朝服的宰相大人急忙請罪。

英俊的陛下撇了一眼伏在腳邊請罪的劉宰相,不無悲傷的低語道,“唉,世事無常,王道、霸道之爭原本都是為蒼生的治國之策,今日之事也不全然埋怨於劉愛卿,當年先帝也是有意藉此考察他的真實才學,不曾想他性剛烈至此,然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劉愛卿快快請起,如今朝廷這般危局還少不得劉愛卿多多獻策。”

“老臣慚愧,今日陳太傅捨身取義一步成聖,倒是叫老臣等人慚愧,如今武王元帥既然親自統帥大軍趕往虎牢關天險,那麼戰事就仍然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失去了渭水河東岸倆郡勢力的支援,把持渭東府百餘年的曹家就不足為懼也,如今朝廷是手持刀俎他為魚肉,這時陛下在下旨厲聲呵斥於他,他縱有百分不情願也只能捏鼻子認了,屆時只要實力最強的渭東府曹家不敢違抗朝廷的命令,那麼朝廷改縣為州、改鎮為縣的計劃就水到渠成,朝廷就能一步步收回已經下放百年的權柄,而陛下就是這大乾王朝的中興之祖。”

英俊的皇帝陛下聽後低頭不語,然後一字一句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劉愛卿即刻安排,同時命令尚書省立刻擬定聖旨交由八王叔,請他按既定策略前往縹緲峰請北神王大人出山,擬旨兵部、禮部,讓他們即刻派遣精幹侍郎分別前往各處兵家祖庭、武道大派,督導他們即刻派遣所有門人前往虎牢關聽命,違令者通通驅逐出境。”

當夜欽天監派出數人的跨江而行,他們尋著莫名的天機,最終找到了位於東海郡靈泉縣老鴉山的道觀私塾,不久就有大批的匠人齊齊匯聚於老鴉山山頂。

虛空中靜靜漂浮的天宮,今日又迎來了貴客,天道臺內仍是由身穿杏黃道袍的崑崙派老道士持道,“這數年來經過各位掌教、真人們的全力支援,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議定出臨時蜀山長樂天道仲裁委員會的執事委員名單,貧道今日就在囉嗦一句,若是在坐的諸位掌教、真人們沒有別的意見,那這臨時蜀山長樂天道仲裁委員會可就正式成立了,望諸位今後務必遵守蜀山長樂天道仲裁委員會的天道規矩,否則異日天罰雷劫降下,可就怨不得在座的諸位掌教、真人了,諸位你們說是不是。”

臺下涇渭分明的諸位練氣士真人大能齊齊點頭稱是。

而後眾人齊齊退出大殿,一步遁入虛空之中,崑崙派老道士伸手摘來照耀著整個天宮的一輪大日,一個大如麥斗的七彩晶球,霎時數十道光華自虛空中的諸位掌教、真人們手中激射而出,七彩晶球內頓時有了翻湧不休的變化,緊接著噴出一道道聚散無常的七彩毫光,七彩毫光迅疾如電很快就浸染了整個天宮,隨即天宮中各處有各色煙光升起,伴隨著陣陣轟雷貫耳之聲,天宮中出現了一座座五彩晶玉所鑄的亭臺樓閣、拱橋迴廊,同時天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急速擴充套件,其後七彩晶球自行脫離了老道人的手中冉冉升起,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原本天宮內的亭臺樓閣則自行飛向虛空各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虛空中眾掌教、真人們靜靜的看著腳下天宮自行擴充套件,直至一眼看不到頭也沒有人打破這難得的寧靜,忽的遠處天際中傳來了四聲撼天震地的雷聲,緊接著從七彩晶球中飛出四座巨大的五彩晶玉牌坊,此刻眾人心知天宮的東、南、西、北四道門戶終於立定了。

四座巨大的五彩晶玉牌坊落地後,分別朝內發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金光、黑光、灰光,四道耀眼光芒很快就在天宮的正中心匯聚,它們立時相互糾纏混合在一起,最後化為兩道黑白之氣激射而出,白氣向上沒入照耀天宮的七彩晶球,黑氣向下沒入天宮的承載之基。

而後從天宮中飛出兩座龐大的高臺,一座迅速飛入高空的大日中消失,一座迅速隱沒於地下不見,緊接著飛出三座龐大高臺懸浮於大日之下,少傾又有五座龐大高臺拔地而起,懸浮於三座高臺之下,之後七座龐大高臺緊隨其後位於其下,其後陸續有二十八座龐大高臺、一百三十七座龐大高臺、一百九十座龐大高臺拔地而起,一層層的漂浮在天宮之上,合計有六層三百七十二座龐大高臺,形如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型寶塔,最底下由一百九十座高臺組成,塔尖是最早飛入大日中的龐大高臺。

除去隱沒於大日與地下的兩座高臺不算,三百七十座高臺各自散發著耀眼的各色光華,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三百七十座高臺發出的各色光華忽然融匯成兩道璀璨光華,一道璀璨光華沒入大日之中不見,一道璀璨光華沒入地面之中不見,這時照耀天宮的大日隨即停止了七彩毫光的噴發,少了七彩毫光的噴發整個天宮的異象逐漸停止。

至此天宮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一亭一臺、一鳥一獸,全都彷彿披著玉色毫光,恍若靈空仙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