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全都明白了,不是勞什子的轉世,而是因為蕭易安就是公主所留下的女兒,唯一的親生血脈。
玉娘激動不已,她沒想過公主會留下後人,從來沒有想過。
雖然蕭易安的身上還留著燕皇的血脈,生父還是她滅國亡家的仇人,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
沒有什麼比王朝血脈未曾滅絕更重要的了,只要有了蕭易安的存在,“興復前朝”這四個字就不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空話。
她等不及明天,立刻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塗驥。
一向穩如泰山的塗驥,知道真相後遠遠比她還要震驚的多,根本無法保持素日裡的鎮定。
或許玉娘還往這個方向猜想過,但他卻是連想都沒想過有這種可能性。
突然之間,蕭易安竟然變成了公主的遺脈,成了自己所要復國擁護的主子。
那個時候,塗驥才明白當日檀逸之所說的話,如果不小心傷了蕭易安,他最終一定會後悔終身。
如果因為他當日的無知莽撞,或者是一時的意氣用事而造成蕭易安出現了任何損傷,那麼他身為前朝的臣子,可真是都萬死難以抵消罪過了。
他所一直糾結在意的“蕭廷之死”“弒父”,終於在此時打消了對蕭易安的刻板印象。
如果蕭廷不是她的親生父親,兩人不對盤,互相算計,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那麼也就算不上弒父了。
塗驥和玉娘兩個人一合計,都覺得復國大業有望,這將近二十多年的苦難沒有白熬,如今終於看到希望的曙光了。
兩人俱是激動不已,而除此之外,玉娘高興的原因更偏於桃花公主。
有這麼一個女兒留在世上,她是真的為公主高興。
當然,對燕皇慕容烈的仇恨不可能煙消雲散,看了血書後,那種仇恨感變得更加強烈,不過不會失去理智的波及到蕭易安身上就是了。
等蕭易安醒來的時候,第一眼竟然看見玉娘和塗驥跪在面前。
不僅如此,兩人竟然還帶著溫柔鄉和雙燕樓一部分的首要人物,齊刷刷跪在她歇息的床榻前面行禮。
蕭易安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貪杯之後,一覺醒來會是這樣的結果。
自此實情被揭開,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身世,坦言說出實情。
但是,每當面對著這群前朝的臣子,還是有些無奈。
一方面,他們格外忠心,大燕立朝多年後仍舊不改其心,在金陵或是各地多方藏匿,招募勢力對抗大燕,試圖興復陳朝,蕭易安不好寒了他們的心。
可是另一方面,她還真沒有興復陳朝的心思,這幾個字說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是難的多了。
她明白,天下的百姓根本不在乎皇位上坐著的人是姓慕容,還是姓陳,民以食為天,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衣食吃穿。
只要百姓能吃飽穿暖,誰來坐皇位都行。
因為現在大燕的朝局混亂,所以百姓們才有些怨言,開始回憶起前朝來,如果慕容家的人真的勵精圖治,治理有方,哪裡還會有人胡思亂想。
其實連蕭易安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那位舅舅陳後主和母親桃花公主,為何能有這樣聚攏人心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