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什麼意思,看不起她的好友請求嗎?
沈何啟不想爬狗洞,所以她也沒同意他的。
“沈何啟退出群聊”。
大早上起床開啟微信,身為群主的杜明明就看到了這條提示。
擦,又分了?
“造孽了,一天天的盡加這幫孫子的前女友了。”
抱怨完了吳勉:你媳婦退群了。
江文韜提醒她用詞不當:退群了就說明不是媳婦了。
杜明明:以後不等到人把婚訂了,我是不會再隨便加好友了。是不是真的分了,真分了我就刪了。
吳勉只簡短地回複:刪吧。
杜明明:orz,你是趕著破吉尼斯紀錄嗎分得這麼快。
江文韜:明明,你要往好的方面想,至少小沈很自覺,知道自己退群,不用你再新建一個。
群裡裝得很冷淡,可是事實上看到杜明明說她退群了,吳勉還是立即親自確認了一下沈何啟是否真的退了。
群成員果然已經沒有了她的頭像。
吳勉返回主介面去找她的微信,她還在他聊天介面的第一頁,點進她的頭像能看得到她的朋友圈。
至少沒把好友也刪了。
他順便又把她朋友圈裡僅有的三條狀態又看了一遍。
沈何啟一年半沒有更新朋友圈了,上一回更新是老鼈結婚,死黨三人穿著婚紗和伴娘服,親暱地依偎在一起,配圖的文字是“女兒嫁了,為父心中甚是不捨”。
一貫的四處認崽,天下皆她兒。
再上一條又隔了快兩年,半夜的時候發了張泡麵的照片:沒想到連我煮的泡麵都這麼優秀。
這是她如影隨形的自戀。
第一條更是隔得久遠,還是朋友圈剛開始出現那會發的: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性命的命。
與前兩條不同,這是一條與沈何啟平時個人風格與所言所行極其不符的狀態。
不過說到底,平時再沒心沒肺漫不經心的人,到底也還是有在意且萬分執著的東西。一個姑娘家家主動和男人說談戀愛不需要結果,也無外乎是年輕的時候在另一個人那裡受過重傷,失去全身心投入的勇氣,從此只想明哲保身,站在安全警戒線之外。
這他都知道,之前也不甚在意,可今天再看,心裡卻覺得很膈應了。
他把對話方塊裡一句“在幹什麼”改改又刪刪好半天,想起前一天她在電話裡的殘酷冷漠,還是將退格鍵按到了底。
昨晚有個姑娘找他,說看他朋友圈覺得他打遊戲很厲害,想讓他帶著玩一把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