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每年都要舉辦的種植比賽,比誰家種的糧食好,産量高,種地不僅僅是種子,種植技術和方法也很關鍵,因此有好的技術也很重要。
如此一來,每年改進最佳化的種植技術和經過一粒粒精挑細選的,質量穩定的種子,在陳家的土地本身不差的情況下,産量自然不愁。
土地本身的問題解決了,便是解決人的問題。
普通百姓用不起好農具,多數都是木頭材質的,犁地的時候,木頭農具顯然不如鐵質農具好用。
而陳家的農具也是免費發放的,同樣計算每家的用量,每一件都登記在冊,當然也計算損耗,畢竟農具也是損耗很快的物品,若是原本的農具損壞了,只要是在合理的損耗期限之內,都能免費再換新的,當然,要拿著原本磨損的農具以舊換新才行,這可不會平白給。
若是再加上免費提供的耕牛等牲畜,可以說這地想種不好都難。
可這看起來都像是陳家在倒貼錢吧?
並不。
先不提産量高了,本就可以把原本付出的賺回來,就說在種地變得比以前輕松許多的情況下,也能夠空出更多的勞力來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養殖。
豬羊自然是養殖的好夥伴,除此之外,不僅能産肉還能産蛋的雞鴨也是很好的選擇,陳景書之前還聽說過養蚯蚓做雞鴨飼料的,據說能夠提高雞蛋産量,讓人試了試似乎確實可行,何況蚯蚓本身就是個挺皮實的生物,養起來也容易。
牲畜糞便可以在處理發酵後用來養蚯蚓,養出的蚯蚓則喂給雞鴨,雞鴨長得好,産蛋也多,但若論花費,卻並沒有提升多少。
除了這些,有些靠著小山丘的土地也被用來種植果樹桑樹等,額外帶動了養蠶,當然,這些全都是有標準的。
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標準也別想把事情幹好。
識字的人思想更靈活,理解能力更好,而且因為文字的便利,有了記錄之後,對以後的總結和改進都大有好處,這也是陳景書只提個設想,這些事情就能飛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教育的力量總是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
何況,識字的人放在哪裡都和不識字的有差別。
在靠著土地的産業發展起來之後,再將這些産品進行加工,比如布料又或者醃的雞蛋鴨蛋等等之類的生意就都能提上日程了,在這裡,認識字又有闖勁有熱血的年輕人成為了主力。
因此要說起來,雖然前些年賣書是陳景書的主要收益,但如今,這些佃戶們則開始漸漸佔據更多的份額,陳景書毫不意外以後他們會帶來更多的收益,當然,他們自己的日子也會過的更好。
編筐老頭只能說一些自己眼裡頭看到的東西,陳景書則更加清楚這些是怎麼來的,等他終於問清楚之後,才叫了一聲松煙:“行了,去吧外頭等著的幾個管事的叫過來吧。”
陳景書當然不是獨自帶著松煙來的,只不過他把管事的丟在了後頭,如今他問完了事情,並且對他們這些年的工作也滿意,那也確實可以把人叫過來了。
之前不叫,也是擔心他們中有村民們熟悉的面孔,萬一嚇到人就不好了。
陳景書晚上回去的時候心裡自然是高興的,不僅僅是為錢,而是,他如今才真正的感覺到,他確實是可以改變別人的生活的。
至於說他做的是對是錯,這從來都不重要。
做事嘛,不怕做的小,也不怕做錯了走彎路,只怕不敢開始做而已。
誰天生就能做的面面俱到,事事正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