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皇帝看好,著重培養的後輩都沒有。
以王子騰的眼光,他何以不知道這對王家來說可能是致命的事情?
賈家的前車之鑒不遠。
王家或許在他之後也不至於淪落到那種地步,但若說起來,賈家又哪裡是一下子就變成那樣的?
王子騰覺得,家裡還是要有個人能和皇家搭上話才好。
要知道如今趙載桓年紀不大,他這會兒選伴讀,到底選的是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既然陳孝祖能把侄子放到太子的身邊去,難道王子騰就不行?
在王子騰看來,只要抓住時機,日後也好好給太子辦事,自身不至於太愚笨,那麼就算不能叫王家更上一步,但保持王家如今的榮耀也是可以的。
因此這回王家可以說是在整個家族中精挑細選,選了數十個合適的孩子,之後又按照王子騰派人打聽來的訊息嚴格教養,該學的一樣都不能差,最後才在這十多個人裡頭優中取優,選出一個人來。
王家的勢力不容小覷,王子騰更不是一個可以小看的人物,要說趙載桓一早注意著王家,倒也是很合情理的。
陳景書知道,那位王公子,只要表現不是太差,應該都是能選上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王子騰那種老狐貍在,王家會選個奇奇怪怪的人來參加麼?必定是在家族中精挑細選的吧。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晚陳景書被留下陪著趙載桓一起看試卷。
按照趙載桓的說法,那是他信不過其他人的眼光。
陳景書只好叫人回去和黛玉說一聲,他今天可能要很晚才能回去了。
宮中每天晚上也不是沒有官員當值的。
反正翰林院是一定有人在小班房裡徹夜當值,只要皇帝什麼時候用的上,立刻就得做事的。
因此有趙載桓的話,陳景書就算是留在宮中過夜都沒問題,只要按照規矩上報登記了就行。
陳景書自己也做好了實在不行就陪著趙載桓熬一夜的準備。
這回來參選伴讀的人不少,每人至少都寫了三五份卷子,還有寫的更多的,陳景書和趙載桓的工作量絕不算低。
陳景書本已經看的昏昏欲睡,卻在看到其中一篇文章的時候忍不住精神一振:“好文章!”
那頭同樣迷糊的趙載桓把腦袋抬起來:“什麼好文章呀?”
陳景書便把手裡的文章遞給他看。
趙載桓迷迷糊糊看了幾行,也為之一振:“果真好文章!”
要說起來,這不過是一篇制藝罷了。
但和其他死抱著聖人文章,幾乎千篇一律的制藝不同,這篇制藝雖然講的是同樣的思想,但卻又能聯絡了如今時興的洋人學說,整篇文章大氣磅礴,酣暢淋漓,很有少年指點江山,朝氣滿懷的氣概。
確實是讀起來提神的文章。
趙載桓忍不住去翻試捲上的名字,卻見上頭以工整的字跡寫著兵部左侍郎王毅之侄王獻。
兵部左侍郎的名字自然是不陌生的,那是王子騰兄弟的兒子,因父親早亡,十多歲開始就是由王子騰撫養的,也是如今王家的中堅力量。
陳景書看了名字對趙載桓笑道:“瞧瞧,之前就說王家的必定不會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