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因為這個,後來壞事了。
原本這次的外國使團對大晉皇太子的評價是極高的,趙載桓不僅表現出了不俗的風度和禮儀,他的學識和廣博的見聞也讓外國使團驚訝,大晉的皇太子不僅通曉大晉的事情,就連他們國家的風土人情,居然也能說的頭頭是道,這太不可思議了。
在發現趙載桓甚至還能說不通的語言,並且在自然學科等方面都有不弱的造詣之後,外國使團徹底拜服了。
事情到這裡都算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問題就出在之後。
就在大家氣氛友好熱烈的時候,使團代表表示這次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一些傳教士以及信仰宗教的人員,趙載桓當然是二話不說把這些人丟給盧克思處理啊。
結果這些人和盧克思爆發了激烈的矛盾。
盧克思居然私自篡改教義,這簡直是褻瀆神明!
盧克思最開始也解釋,跟他們說大晉的歷史,大晉的文化,大晉的律法,說當年傳教如何不易。
但這些傳教人員哪裡肯聽,只覺得盧克思不堅定,不能堅守信仰,甚至還編造邪說。
他們罵了盧克思,和盧克思同一邊的洋人們可就不樂意了。
這會兒來罵人,當初咱們在大晉過不下去生活,吃盡苦頭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話啊!
如今的局面明明是他們大家一起費心心力才有了那麼一點成果,居然被人批判為歪理邪說,還對他們大加指責。
兩方越說火氣越大,最後幹脆打起來了。
盧克思傷的最嚴重,據說腦門上都讓人給開了個口子。
在外國使團訪問期間居然出現這種意外,趙載桓必須要拿出解決的辦法來。
但顯然,目前王子騰給出的建議並不能讓趙載桓滿意,又想到陳景書向來與洋人們的關系親密,於是趙載桓便給陳景書寫了信,請教陳景書該怎麼辦。
陳景書剛拿到這問題的時候也是頭大。
幾個洋人打架倒是小事,問題在於打架這件事情背後牽扯的可就太多了。
宗教問題,律法問題,主權問題,外交問題等等,一大堆的問題需要解決。
平日裡糾纏一個就已經很麻煩,如今卻來了這麼一堆,再加上外國使團尚在京城,這事他們的人員也牽扯其中,若是處理不當,原本大好的局面可能就要毀於一旦。
趕走這個使團倒是容易,直接驅逐出境都行,但陳景書知道,以後想要再等到這樣一個使團,再等到一次交流的機會可就不容易了。
可大晉的態度也不能過於軟弱。
在大晉的京城,天子腳下,毆打大晉皇帝賜封的,名正言順的大晉官員,還將符合大晉律法的宗教批為邪說,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