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災變發生至今只有三個月,所以李毅其實也有聽說過:
有一些地方的人會因為離建立基地市的地方太遠,又或者由於其它一些原因無法長途跋涉,而被迫滯留在基地市之外的地方,形成一些小型的聚居地!
不過因為缺乏像基地市那樣合理的規劃和管理,物資生產和供應上也難以保證,所以這些聚居地的生存條件都會比較惡劣!
這些聚居地,主腦甚至都不會對其進行考核!
它們也就永遠不會被正式承認,只能在怪物們和時間的“沖刷”之下慢慢消失。
當然,共和國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國民的,每個基地市也都有搜救倖存者的永久任務!
只不過,能等到被救援的倖存者營地少之又少而已。
所以這次前方斥候能發現倖存者營地,既是意料之外,但也算情理之中。
……
任務小隊的隊員平時大多是用代號來互相稱呼的。
負責在前方開路的兩個隊員,一個是新都城出身的“小伍”,另一個則是來自帝都基地市的“子彈”。
而這個倖存者營地,便是子彈率先發現的。
事實上,要發現這個營地並不難,因為它就位於附近唯一儲存得比較好的一個建築群內。
前面說過,野外的環境衍化都被主腦做了加速處理,以前的建築物很難保留下來。
除非附近有人類聚居地存在,才會有一定區域能免疫這個加速效果。
所以在野外發現有建築群殘留,那麼幾乎可以肯定附近有聚居地存在。
能在主腦那裡被保留的建築群有兩種情況,一是本身就是聚居點,二是作為喪屍的重新整理點。
為了保證每個聚居地都有覺醒試煉之地,主腦也是“操碎了心”!)
而這次子彈發現的倖存者營地,則是同時兼具了這兩種情況!
這處倖存者營地並不大,主體是原本某個高檔小區的一座配套的商超綜合體類似於簡化版的萬達廣場),另外還有附近的三棟大樓。
而周圍再遠一點的其它建築物,則早已經腐朽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