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使編號張樂禮,第14次例行彙報!
本次彙報時間:萬族歷301年5月20日。
當前位置:鹿見城樹海鎮,明日將乘坐地精飛艇前往鹿見城。
本次彙報核心內容:浣熊鎮事件始末。
萬族歷301年5月17日下午,我隨一個本地小型商隊到達鹿見城樹海鎮下轄一個村級聚居地,浣熊鎮。
當夜,浣熊鎮爆發一級生化事件。
起因為一個名為皮篷的礦石商人散播了濃縮喪屍病毒……”
先是表明身份,然後是時間、地點,最後才是具體內容,這就是巡查報告的標準樣式。
標準化的開頭之後,張樂禮詳細的陳述了浣熊鎮生化事件的全過程。
從病毒散播,阻止失敗,到喪屍群出現……一直到倖存者們成功突圍,他都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不過在檔案中,張樂禮雖然記錄的很詳細,但並沒有作出任何判斷性的結論。
這也是巡查使的工作要求:巡查觀察,詳細記錄,只彙報,不評論!
除非總部有下發任務,否則張樂禮要做的就是負責沿一定的路線進行遊歷,然後把他所見所聞中總部需要了解的情況向上彙報即可!
如果有需要處理的特殊事件,總部自然會派另外的專門人員來處理!
也可以認為,巡查使的實力普遍不高,直接處理事件容易翻車!)
不過,在彙報檔案完成之後,張樂禮卻又另起了一行,寫道:
“補充:本次事件中所見的特殊電光炮技能,我總有種莫名的熟悉感,似乎在哪看過相關記載。希望總部查明後給我一個回覆,以解我疑惑!萬分感謝!”
寫完之後,張樂禮檢查了一下電報的內容,確認無誤後,小心地把目標頻道調到總部的聯絡頻道,點選了傳送!
下一刻,“電臺”便“嘀嘀嘀嘀”的開始工作。
螢幕上的資訊內容也隨之一點點消失!
……
不久之後,資訊傳送完成。
張樂禮把調頻器歸零,走出了通訊室。
再次和地精工程師確認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後,他便禮貌告辭了。
送走張樂禮後,地精工程師們重新返回通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