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圖清> 第15章 招收人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章 招收人員 (1 / 2)

對於眾人的變化,張無易也是心中高興,他此行的目的除了獲得錢財外,就是樹立威信,只有樹立威信,他才能徹底掌控整支隊伍,按著自己的意願改造。

戰利品自有人去處理,張無易把申良、陳憐月、張含倉、魏懷遠與周林啟等五人找來,開始討論以後的行止。

眾人先是恭賀張無易此次大獲全勝,表示以後視張無易馬首是瞻,這樣確立了張無易首領地位,然後才進入正題。

“現在,我們得到大量的錢財物,還多了十五杆火槍和大量的火藥及材料,實力大增,不知各位對我們以後的行止有什麼建議?”張無易說道。

申良作為資格最高的人自然第一個說話:“無易,之前你不是定了兩個目標,我們是不是立即去對付莊家?”

“是啊,我們還可以裝成官兵,到時一舉拿下莊家。”魏懷遠也說道。

“莊家可不是許三實那種江洋大盜,他的護院雖然比許三實還多,但實力絕不可能那麼強,我們只要像對付許天實那樣,應該能輕鬆收拾下他們。”

眾人七嘴八舌說起來,最後看向張無易。

張無易說道:“各位的提議都不錯,對付莊家的手段也要使用冒充官兵的手段,不過,我們雖然以官兵對付莊家,但最終要以另外的身份出現。”

“哦,以什麼身份啊?”陳憐月問道。

張無易笑了笑道:“興夏會。”

“興夏會?那是什麼?”申良驚訝地問道,其他幾人也驚訝地望著張無易。

張無易說道:“興夏會,自然是一個組織的名稱,就像江湖上的幫派一般,我們雖然出身於虎威鏢局,但卻不可能用虎威鏢局的名稱來行事,以後,我們會壯大隊伍,就必須要有一個高大上的組織名稱對外,興夏會,顧名思義,就是振興華夏民族。這民族,就是指一個種族,比如漢族、滿族、苗族、回族等,雖然各自種族不一樣,但我們都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黃子孫,所以這些種族應該統稱華夏民族。與之有別的就是洋人,白面板、藍眼睛、黃頭髮,那就是另外一個種族。興夏會是目標就是振興華夏民族,興夏會是華夏民族的先鋒隊,代表廣大華夏民族的根本利益。興夏會現階段的宗旨是:推翻韃虜,恢復中華,各族一家,共建大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人人有田產,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張無易的話說完後,眾人一陣沉默,良久後,陳憐月疑惑地問道:“我知道大同社會,《禮記.禮運篇》裡就有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其意思與師兄你所說的差不多,但這只是理想社會,自三皇五帝后就再也沒有實現過了。”

張無易也知道陳憐月所說的三皇五帝,通常指的是夏帝之前傳說中的帝王,三皇為燧人、伏羲、神農,五帝一般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那是一個傳說的時代,講究天下為公,連帝位都是禪讓制,《禮記正義》解釋說:“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聖德,不私傳子孫,即廢朱、均而用舜、禹也。”《正義》是以大同為五章故事的,所以舉出堯不以帝位傳其子丹朱而傳給舜,舜又不傳其商均而傳禹的事例以資證明。那時的體制是包括中央與地方的。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務由地方民眾選舉賢能之士負責管理。這裡的選舉指的是民舉,而不是官舉,這已經與後世的相當。那時的社會是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同社會。當然,這只是傳說,不一定真實,後世人可能會懷疑,但這個時代的人在讀書人的長期宣傳下,可是深信不疑的。

“三皇五帝后是沒有人實現,但三皇五帝時期不是實現過嗎,只要存在過,就表示有可能實現,而我們興夏會,就要為實現大同世界而奮鬥!”張無易激昂道。

“只是,我們現在才幾十個人,能實現大同世界嗎?”張含倉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