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故事
在《封神演義》的世界中,世界分成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組成的崑崙山「闡教」和海外仙士、方外術士或得道禽獸組成的「截教」。 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庭和商(殷朝)的紂王的統治的人間和女媧統治的妖界。
在一次祭祀時紂王對美麗的大地之母女媧作出了無禮行動(作了首邪惡的詩),紂王的瀆神使女媧異常憤怒,命令軒轅墳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頭雉雞精迷惑紂王使殷商毀滅。狐狸精使用冀州侯蘇護女兒蘇妲己的身體,進入後宮迷惑紂王。此後,九頭雉雞精稱自己是妲己的義妹“胡喜媚”也進入宮廷。
崑崙山仙道由於犯了紅塵之厄,殺臨罰身(大致的意思就是修行時遇到了岔路,體內陰陽之火相犯,只有斬卻三尸方能歸於正途),又因為玉帝命仙首十二稱臣,仙首自然不肯,故此闡、截、人道三教共簽押封神榜,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道行低者榜上有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截教之人,並不是截教不如闡教,主要還因為元始天尊護短。
紂王與武王相對的是闡教和截教,國家天下之爭神仙道統之爭。
300年前西遊記的故事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隻身到天竺(印度)遊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西天取經,前後十九年,行程幾萬裡,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