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說了兩個字就沒有再說什麼的意思,楊大貴幾人失望地往回走。
“怎麼辦啊,雖然程壯士說她不會有事,可虞姑娘到底沒出來啊。”楊大春覺得程不遲一直沒表現出多麼著急的樣子,心裡可能是有點底的,並且比起他們這些受了恩惠的普通村民來,一起跟虞夏來到這裡的程不遲跟虞夏才更加熟悉,他的話應該有點可信度。
可是他為什麼篤定虞夏沒有出事呢?那悶葫蘆愣是不多跟他們解釋兩句好叫他們安心!
就因為他不解釋,所以村民們心裡就有點打鼓,依舊擔心著虞夏的安危。
他們甚至還想著這個不愛說話的程壯士是不是怕他們擔憂才特意說虞夏沒事的。
總之,見不到虞夏的人,他們心裡就七上八下的。
“都怪咱們沒用,不能幫上虞姑娘的忙。”有人感嘆了一句。
他的話讓其他人的神色也黯然了起來。
虞夏是羊頭村的恩人,是他們的救世主。
沒有虞夏,他們現在也許都已經死在了馬賊的刀下了吧。
“要不咱們為虞姑娘建個生祠吧?”有人提議,“為她祈福,保佑她平平安安!”
“這個主意不錯!”
“等生祠建好了我一定天天去上香!”
楊大貴也覺得這個建議可行,便召集了村民們到祠堂開了個全村小會。
現在村長楊金山身體還在休養,所以村裡的一應事務由兒子楊大貴負責。
楊大貴待人接物是楊金山言傳身教出來的,早已經是能頂事的大男人了,自打他接手了村裡的事,村民們沒有不服氣的。
所以他提出想給虞夏建生祠的事後,村民們都紛紛同意了。
“咱們村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了,這都是村長跟虞姑娘的功勞啊!我提議給村長也建個生祠,保佑他早日康復!”
楊金山卻是不同意給他自己建生祠,他覺得他只是個普通人,受不起那麼大的香火,再說他是楊家人,已經在羊頭村的祠堂有名字了,沒必要再另外給他建一座祠堂。
村民們一想也是,那些個香火鼎盛的祠堂都是有大功德的人才能享有的,那些被供奉起來的無一不是高人,有的甚至位列仙班,楊金山雖然為羊頭村帶來了好日子,但畢竟是普通人的血肉之軀,怕是壓不住這份福澤,反而害了他自身。
所以最後還是定下為虞夏一個人建座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