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二七節 不過江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七節 不過江東

面對宋江說出的難處。高府尹久久不語,他心裡有些為難,在他看來宋江說的都是事實,這事情很不好辦,總不能逼著別人不準種地去打仗吧,這義勇又不是朝廷養的軍隊。可要是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錢糧未免太多,他手上沒有這麼大的權力,他決定問問蔡相公再說。

高府尹對宋江說道:“文啟的苦衷我是能理解的,今日來專為看看你和義勇的義士們,若是朝廷能解決你的這些問題,赴淮南剿匪你可有信心?”

宋江慷慨說道:“只要朝廷能解決後顧之憂,我等必將淮南盜匪一掃而盡。”

高府尹點點頭,看看山下的張子建和吳海勃,緩緩說道:“若你能得蔡相公賞識,三年守制之後簪花大典,必有你一席之地。今日之話,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你明白嗎?”宋江低聲回答:“今日之事文啟必守口如瓶。”

兩人各懷心事再無話說,張子建見山崗上二人談話已完,才和吳縣令施然上山。幾人又閒話一陣這才食罷,高府尹這才帶著眾人上轎進了宋莊。在宋莊略微的看了看,張子建提議大家去水泊邊一觀。那時的梁山水泊,卻也是一景,不少文人騷客都特意來玩賞過。看著大家興起,宋江自是頭前引路,幾人也不坐轎,只慢慢的向水泊行走。

得到水泊,正值春意盎然,蘆葦新發,遠遠望去一片碧波盪漾,無邊無際。幾位大人詩興大發,作了好幾首靡靡詩詞,相互吹捧。宋江強打笑容介紹著附近景色。張子建見宋江雖面帶笑容,實則鬱鬱寡歡,以為還是剛才軍演之事,趁那兩位大人正觀賞景色之餘,走到宋江身邊,低聲勸道:“三郎今日魯莽了,那兩位都是好功怕過之人,你或覺得今日這樣軍演實屬正常,那兩位哪見過什麼廝殺場面?你再休想那些個事,在新到府尹面前也展露一下你的文采,總有好處沒有壞處。”

宋江心中好笑,今天軍演更殘酷的還沒上場就被停了,再說自己哪還記那事,只是想著高府尹的話中深意,再加上厭倦了這些人總是吟詩唱曲罷了。宋江笑笑,張子建對自己確是好心,也不能駁了幾位大人的面子。於是說道:“多謝子建兄提點。”

張子建見宋江明白自己的意思,聲調高了些說道:“文啟,在這浩蕩水泊邊,你有什麼好的曲子麼?”宋江思考片刻說道:“有倒是有一首,不過有些悲,怕是不太應景。”

張子建哈哈一笑:“文啟,你的東西我本就沒見過開心的,從來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無妨無妨,只管唱來,若是好詞,也為今日府尹大人之行增添一段佳話。”

高府尹也來了興趣,原本和吳縣令正眺望景色,聽著他們說話也走了過來:“文啟,你的詩詞不多,可在汴京中也是小有名氣,現在人人都知這水泊梁山有個拼命三郎宋文啟。”

這所謂“拼命三郎”卻是義勇社剛立不久的事了,義勇社立後一月有餘,水泊中一股較大的匪盜一百多人,準備搶些東西過冬,正好在鄆城縣境內上岸,邊上正是十五里外的諸家莊,諸家莊已起好了烽火臺,巡夜莊丁遠遠看見有湖面有上百盜賊準備上岸,隨即點燃烽火。那時義勇中會騎馬的著實不多,剛巧大部都被路仲達帶到大名府去接應貨物去了。宋江只有帶了會騎馬的二十多人先行趕去救援,其餘人等後面走路前去接應。

十五里路,騎馬不過兩刻時間,宋江帶人到達時,賊眾也是剛從水泊走到村邊,正好兩邊相遇在村頭空地。狹路相逢唯勇者勝,宋江不及多想,大喊一聲:“兄弟們,和他們拼了!”率先就策馬衝了過去,其餘騎手見大首領都衝在了最前面,哪裡肯落後?都是奮不顧身的直撞過去。那一班不過是水泊裡的水賊罷了,船是見得多些,哪裡見過這騎兵衝鋒的?嚇也嚇傻了,不到片刻,膽氣稍大敢反抗的都被砍殺殆盡,餘下的盡皆降了。

這一役,宋江聲名鵲起,帶不到三十人,和盜匪正面相遇不到一刻,殺盜匪十四人,捕獲一百二十一人,水泊裡這幫大有名聲的水匪從此煙消雲散。後來更是以訛傳訛,匪徒數目從一百多變成了一千多,宋江帶的人卻從二十變成兩個。就因為衝殺前宋江喊得那句“拼了”,得了個拼命三郎的外號。

也是從那一役起,水泊盜匪與鄆城縣絕緣,再也不敢踏上鄆城縣地界一步。

宋江得高府尹誇讚,不敢自滿,自謙幾句。張子建卻是等得不耐煩了,急道:“文啟,你快些唱來,休教我等得心焦。”

宋江站在泊邊,望著茫茫的湖水,高聲唱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他唱的是毛氏版三國開篇的那首曲子: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曲子乃明代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

一曲唱完,餘音嫋嫋,聽者三人木然而立。好久高府尹才嘆息道:“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好詞,此詞氣概可與大蘇學士“大江東去”比擬,極盡世間滄桑,似有歸隱之意,文啟,你這許多滄桑從何而來?”

宋江雖是自己唱詞,這滾滾長江東逝水自己聽過許多遍,卻都不如這次自己唱得有感觸,自己莫名穿越千年,來這末世究竟是為的什麼?是給人增添一些談資麼?宋江想得痴了,竟是沒有聽見高府尹的言語。

張子建看宋江竟不說話,喚了兩遍,也是不理。眾人知宋江或是已然入了詞中境界,自古文人這事只是等閒,皆站著並不說話等他自己醒來。

宋江思念流轉,想著幾年後金兵南下,山河破碎,趙構偏安東南,河北山東之地,人口十不存一,胸中憤懣難以訴發,唯有一聲嘆息,嘆出千年悲聲。宋江幽幽吟道:“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眾人皆驚,這詩氣勢豪邁之極,一掃剛才那曲臨江仙的悲涼。張子建推推宋江後背,喊道:“文啟,醒來。”宋江這才清醒,見眾人異樣眼神看著自己,有些不明所以。

高府尹說道:“文啟,聽你一曲一詩,我直想勸你莫要再做這民軍首領,在家好生攻讀,來日必我大宋又一大家。”宋江愣住,詩?什麼詩?不是唱了一首臨江仙嗎?哪有詩?

吳縣令倒也是個風雅人,將宋江那首“生當做人傑”複誦一遍,搖頭晃腦道:“文啟已是人傑,能做出這等好詩,不是人傑又是什麼?”宋江心下奇怪,這不是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麼?怎的她還沒寫出來?

張子建卻哈哈笑道:“文啟這一詞一詩,都是千古絕唱的佳句,卻也成就了我們,以後定有人為此考據,豈不是也要帶上我們三人姓名?”眾人皆笑,唯有宋江欲哭,這詩詞大盜之名,想是已經坐實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