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蕭奉先進了大帳,路仲達便抱著自己的大刀守候在門口。
兩人在帳中時間長久,足足過了兩個時辰,宋江才親自把蕭奉先送到門口,交代路仲達陪著蕭奉先去挑人,除了遼主之外,只要是蕭奉先覺得需要帶走的,儘可帶走。
路仲達應聲陪著蕭奉先而去,宋江又讓親兵去喚吳家亮前來,他有事情需要交待。
吳家亮並不在營中,他帶著人押著上百俘虜正在挖坑,義勇軍此役陣亡的將士的屍首,是帶不回大宋了,唯有就地安葬,待以後有機會再來遷回去。
得了宋江親衛傳信,吳家亮把現場事宜安排給看守俘虜的隊長,自己匆匆趕回營地。
進了大帳,吳家亮看見宋江趴在案几的地圖上竟然睡著了。他心中微微酸楚,首領這些時日實在辛苦,行軍打仗與旁人無異,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他還要思考全盤的戰略和下一步的行動。
吳家亮有些不忍心將他叫醒,宋江這幾日的確是太累了,也該好好休息一會。可是他又不能不叫醒他,因為宋江喚他來定是有事情吩咐,現在這種危急的時刻,多耽誤一刻就多一分的危險!
宋江被吳家亮搖醒,睜開滿是血絲的雙眼,迷惑的發了會呆,才想起是自己找他來有事要說。宋江叫人打來一盆清水,擦了擦臉這才算清醒過來,拉過吳家亮小聲的敘說著,吳家亮連連點頭,得了他的面授機宜,匆匆的又出門去了。
現在已經是下午未時,再過兩個時辰就要天黑,這處大營義勇軍是不能在此安營過夜的,剛才一戰不少遼軍四面逃走,最近的奉聖州到此不過兩個時辰的距離,要是在這裡過夜,只怕到了今天晚上,就會有遼國兵馬前來。
宋江思量一會,傳下命令:全軍開始清點行裝,一個時辰內必須集合上路。至於繳獲的戰利品,在不影響速度情況下,能帶走的一律帶走,不能帶的全部燒燬。
大營中,將士們緊張的準備行裝。距離營地三里之外的涿鹿山腳下,轉過一個樹林,可以發現六七百人正在同時挖掘著一個巨大的深坑。坑邊密密麻麻堆著數千具屍體,這是戰場上陣亡的遼軍屍首,都已經運到此處準備掩埋。四周數百全副武裝的義勇軍兵士站在一旁監督著。
吳家亮看看天色,再看看那個大坑。應該是差不多了,足夠用了。他大聲令道:“停下!”
正在挖掘深坑的俘虜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抬頭看著他。
“你們把屍體全部扔進去。”吳家亮揮著手,示意俘虜們快些做事,現在都過去半個多時辰了,再不快些就要耽誤全軍的行軍時間。
俘虜們放下手中的工具,兩兩一組開始搬運起屍體。很快,屍首都給清理一空,俘虜們都鬆了口氣,現在應該可以歇歇了吧。吳家亮點點頭,退後兩步大聲喊道:“射!”
四周看守的義勇兵士早就準備好了,只等一聲令下,紛紛扣動扳機,俘虜們頓時倒下一片,剩下的大部已經嚇得傻了,有幾個立時反應過來,宋軍要殺俘!
生命的最後時刻,俘虜們爆發出驚人的勇氣,赤手空拳就向周圍的義勇將士撲了過去。可惜現在拼命已經太晚了,一杆杆長槍刺進俘虜們的胸膛,一把把大刀將他們砍倒在地,不消片刻,所有的俘虜全部倒在血泊之中。義勇兵士上前將這些俘虜的屍首扔進坑中,草草的填上泥土,匆匆返回大營集合。
宋江帶著義勇軍的將士,押著遼主和諸多大臣,在陣亡的義勇烈士墓前徘徊一週,灑下無數的淚水,再次開始了新的征程。
殘陽如血,一支軍馬迎著落日向前馳去,漫漫草原之上,風聲呼嘯中、戰馬嘶鳴聲裡,不斷有嘹亮的軍歌前後響起。
影子跟在宋江後面,好奇的左右打量著這支軍隊。那夜宋江叫她離開,不再准許她在軍中停留,不想第二日她竟然又遠遠的跟在了大軍之後。宋江無奈之下,與其讓她遠遠輟著,還不如帶在自己身邊。雖然她是一個殺手,可畢竟也是一個女孩子,要是這樣扔在外面實在有些於心不忍。
宋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種臨時起意,竟然在對陣蕭德里底之時給自己撿回了一條性命,當真是始料未及。看來自己還是人品好,好事要常做,宋江如是想著。
大軍之中,李綱陰沉著臉行進在耶律延禧身後。自從遼主被捉之後,他就變成了耶律延禧的影子,基本上只要能看見耶律延禧,就能看見李綱。不過這也無可厚非,耶律延禧是遼國皇帝,是這北上之行的最大戰果,也可以說應該是大宋立朝百年以來,最大的戰功!
到現在,李綱依舊無法控制自己心中的激盪,總會不由自主的跟在耶律延禧身邊,生怕眼睛一眨,遼主就會消失不見。
至於他臉色不愉的原因,正是因為這支隊伍中少了不少人,耶律延禧的親軍,那些投降的遼軍們不見了!他心裡明白,那些人應該是死了,被宋江殺了,他不相信宋江會把那些人放走。雖然他知道宋江這麼做也是為了大軍的安危著想,可他始終無法去接受這個事實。
不光李綱發現了這件事情,耶律延禧和被押解在軍中的遼臣們早在大軍啟程之時就發覺了。不過他們並不感到意外,要是他們自己也會同樣處理。二千多人的隊伍深入敵境,怎麼可能帶上六七百的俘虜行軍?要是路上稍微出點差池,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放了更不可能,這些點人的隊伍,最怕就是別人發現自己的行蹤,這麼多人放走,必然會暴露自己的方位。
相比起來,遼主耶律延禧和眾臣們更關心的是蕭奉先的訊息。臨走之前,蕭奉先尋到遼主,對耶律延禧密言,說自己已經哄騙住了宋軍的統領,宋江已經答應放自己回去,他與宋江之間有約,只要他能在十五日內籌集足夠的金銀馬匹,宋江在離開大遼國境之時便會釋放耶律延禧。
至於其他大臣,蕭奉先沒有言明,耶律延禧也裝作不知,這宋軍來一趟,多少總要帶些戰果回去,這種時刻,也顧及不了別人了,就當他們是幫朕消災罷!
耶律延禧依著蕭奉先之言,手書聖旨三份,著西京、南京、中京各處,所有兵馬同歸蕭奉先調配,若有抗旨不遵或陽奉陰違者,蕭奉先有先斬後奏之權!
蕭奉先得了遼主的聖旨,內心暗喜而去,耶律延禧則是戀戀不捨的送出帳外,直至看不清他的背影這才泱泱的回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