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十一節 幸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一節 幸運

文德殿中,官家一心為了收復燕雲的功勳,想要擴充義勇軍以作為北伐先鋒,不過出於掣肘也要安插些軍官到軍中任職。無奈之下宋江唯有搬出上次一樣的伎倆推諉,另自請裁軍以安天子之心。

童貫在旁聽得心得意滿,看來自己對官家吹的風還是起效了。雖然他心中想最好是一步到位,乾脆將義勇軍直接裁撤了事,但他也明白這是不可能的!

義勇軍剛從北國立殊功而回,要是立刻落得裁軍的命運,必要引起偌大的風波。於是他才上前進諫,要把義勇軍直接打回原形,變為最初立軍之時的三千編制。

道君皇帝思量一下,這義勇軍雖是善戰,可畢竟還是民軍。不從朝廷徵調的話,八千編制委實不妥!可是要直接裁撤到三千,在這種時候於情於理也都說不過去,他自己心中也是不願的,當即說道:“這樣罷,義勇軍北上有功,照舊發上四軍餉由京西路配給,此次北上傷亡的將士按禁軍撫卹辦理,編制恢復北上之前五千之數不變。”

“謝陛下恩典!”官家話音未落,宋江便急急謝恩,生怕又有誰冒出頭來,壞了自家大事。

幸而是是他答得快,不少童貫黨羽還沒等上前進諫,這事情便已經做成了定局。天子金口玉言,臣子也謝過恩了,萬萬是無法更改了。

今日的朝會開得掃興無比,本來官家興致高昂的很。想要用封賞宋江以昭示天下,表達自己對北伐之事的決心,以義勇軍為榜樣振奮軍中士氣。不想連連遇到阻礙,先是宋江死活要回家丁憂,不肯奪情留在朝堂;後是義勇軍擴軍不成反而被削減,真是讓他老大沒趣。

不過徽宗此人貪玩好色志大才疏,別的不行倒是有個長處,他是個掛念舊情之人,對自己喜愛的臣子縱容的很。很幸運,宋江現在也已經逐步邁入此列!

不光皇帝覺得今日未能如願,童貫等人也是這般想的。原本按照童貫所想,趁著現在蔡太師病重離朝之際,把宋江遠遠打發到西北去,再拉攏他的部下,將義勇軍奪了過來,這樣方能讓自己省心。

不想蔡太師是不在了,意外的又殺出了個侯元功!致使自己功虧一簣。不過還好,也將義勇軍的編制打回原形,由八千變為五千,算是給自己掙了絲面子回來。

下朝之後,王黺與童貫一同走出文德殿,童貫滿肚子好大的牢騷,嘴中話語口氣不善,暗責王黺今日一言不發,莫不是怕蔡京病癒之後清算?

王黺心裡卻是另有計較,微微笑道:“太尉不必著急,今日局勢你自也能看得出,官家對宋江是寵愛有加,有意留下他在朝中聽用,這個時候怕不是最好時機!”

“哦?”童貫也不是笨人,只是一時氣惱並未想到太多,“那依王相之意,何時才算最好的時機?”

王黺左右瞧瞧,自己兩位邊走邊說,已經快行至中書省,四周也無什麼礙眼之人,這才答道:“今日侯蒙不是說西事要二種統軍麼?太尉到時候先將二種全徵調出來,他二人帳下六萬西軍全部拉出來北上伐遼,到那時西北空虛之時再議調義勇軍西去防禦,北上諸事體大,西軍非二種統御不可,自然可讓宋江不能北進。”

“二種?要是把二種調了出來,豈不是成全了他兄弟二人?這兩人於蔡京關係也是密切,我好不容易才算壓制下去,怎能因宋江而啟用二種?”

王黺面如潭水,幽幽嘆道:“童太尉謬矣!二種兄弟和宋江比起來,是天壤之別!二種不過軍中武夫,只能在前線廝殺,對你我無威脅可言!可這宋江卻是大大不同,他士子身份,既有文采又有武功,只要孝期已滿,必然登堂入室。到時候既有官家賞識,又有蔡京相助,必成你我心頭大患!”

童貫沉吟一會,點點頭道:“王相所言極是,咱家今日倒是急了一些。就依你的意思,待過得月餘我便再重新調配軍馬,另做打算!”

得了義勇軍在北國的功勳刺激,大宋朝官員現在都是上下一心,想要北伐收復故土,可他們準備討伐的物件,北面遼國眾臣們卻是有些離心離德了。

現在遼國南京道析津府中,形勢緊迫非常!

遼主諸子俱被宋江擄走,只剩下一個秦王耶律定!他也就是正統上最合理合法的唯一帝王人選,本來大勢已定不可能再有什麼轉變。可是軍中三大重臣蕭幹、耶律餘睹、耶律大石聯合王族親室卻提出了異議,以秦王年幼為名,要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秦王耶律定為太子!這防的便是秦王的舅舅、北樞密使、蘭陵郡王蕭奉先!

蕭奉先自是絕不答應,他的弟弟蕭嗣先統宮帳軍鎮守燕京,大義兵權俱是在握,怎會在此關鍵的時候放棄?可是那三人都是手握重兵,已經率領三路大軍緩緩逼近燕京城,大有逼宮之勢!

眼看內亂戰火一觸即發,遼國上下都是亂了陣腳!無數人來往勸說兩方勢必要冷靜,現在外有強敵虎視眈眈,自家內部可不能再起戰火。其實兩方都是明白這個道理,這強硬的姿態也無非是擺出來逼迫對方讓步而已。

經過半月無數人居中來往協調,雙方最終才達成了協議: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秦王耶律定為太子,待太子年滿二十便登基接替大統!同時封蕭奉先、蕭幹、耶律大石等三人為輔政大臣,總管朝中軍政民事,耶律餘睹為中京兵馬都統,抵禦金國入侵。這協議立下,所有軍馬這才各回原位,人們總算鬆了口氣。

說來也算遼國命大,他們正是內亂之時,女直人也是後院起火。燭隈水部在東海舉旗造反,已經波及甚廣。

完顏部統一女直部落時,靠的並非恩德而是殺戮威嚇,這燭隈水部一反,阿骨打生怕其餘各部也紛紛效仿,立即立即回軍平叛,哪裡顧不上遼國的內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