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二六節 意料之中的圈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六節 意料之中的圈套 (1 / 2)

天慶十年七月二十日上午未時,弘政殿中,南京留守皇叔耶律淳居中而坐,四軍太師蕭乾坐在他的下手,對面是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與南府宰相張琳,四人正在商議國事,議論的正是義勇軍即將來襲之事。

耶律淳是個胸無大志膽小怕事之人,加上現在年歲大了,更發的沒有進取之心。現在大遼形勢危急,東京上京都已陷落,全國州縣半數已經落入金人之手,前年他領怨軍與金兵在東京一戰,大敗而歸僅以身免,從此再不操心朝中之事。他越是這樣,天祚帝越是對他放心,把朝中政事盡數交與他統管,他是避無可避,只有坐在朝中當個泥塑木偶。大小事務俱是讓蕭干與耶律大石等人操持,今日議政亦同往日,他老人家閉目襟坐一言不發。

另外三位和他截然不同,議得是熱火朝天。

昨夜四軍太師蕭幹又接涿州報,宋義勇軍依舊屯兵白溝一線,不見動靜。蕭幹心中鬱悶,幾千宋軍北上,又不過境,可偏就牢牢拴住了八營的怨軍,現在金人又咄咄逼人,哪有這許多的閒工夫和宋軍空耗?是故拿著戰報在殿上吵著要退軍。

耶律大石卻是堅決不肯,他已得宋廷訊息,這義勇軍戰力非凡絕不可小視,要是一個疏忽要這幾千人衝了進來,在自己腹地之內翻江倒海,到那時要悔之晚矣。

二人正僵持不下之時,張琳說話了:“蕭大王、大石林牙,你們都不必再爭了,現在爭論有什麼用處?兩位說的都有道理,可是現在宋軍佔了主動,咱們只能想個法子如何改變著局勢。”

蕭乾冷哼道:“要不是金人在北面牽制,我早就領軍南下,還等宋國囂張?這些沒膽之輩也就只能虛張聲勢,量他們也不敢北上送死。”

張琳勸道:“蕭大王稍安勿躁,大石林牙可有法子讓宋國退軍?”

耶律大石嘆息搖頭:“近一月前,便有訊息稱宋國即將派軍北上,在十日前,又有人送信與我,竟然是北上宋軍行軍路線圖。圖上標記的正是從雄州出發,此次他們倒沒有打攻伐我大遼的主意,只是要查探南京道山川地形,以便將來全力北上時用,故而只派了數千人來。可能是見咱們已經做好準備,所以才按兵不動吧。”

蕭幹驚訝問道:“大石林牙,怎的前幾次你都未曾說出此事,只說是我朝的探子偵知?”

耶律大石婉轉道:“蕭大王,非是我故意隱瞞,此事有些蹊蹺,當時送信前來之人不肯透露姓名,我也不知他所說是真是假,又不敢大意,後得在汴京探子傳回的訊息證明確有此事之後,我才敢告訴三位大人。”

張琳疑慮道:“那為何有人可送上行軍圖?這可是非同小可之物,會不會有詐?可不要宋軍行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可就糟了!”這話說出,人人動容,就連一直閉目假寐的耶律淳都睜開了眼睛。

耶律大石卻哈哈大笑起來:“各位放心,此事應該不會有假,我已經打探到了實情!”

眾人都是表情怪異的看著他,等著他繼續說下去。耶律大石此人翰林出身,素來喜怒不動於色,今日竟然在大殿上失態真是難得。

耶律大石笑了幾聲說道:“我已經查清,此次北上的不過是宋國京東路的民軍,號義勇。這義勇軍建起不過半年,也曾剿過次水匪,不知怎麼得罪了童貫。被派到咱們這邊送死來了。”蕭幹聞聽怒道:“大石林牙,既然你已經知道那些只是民軍,那怎麼不同意將怨軍撤回?”

“蕭大王莫急,我自有原因,”耶律大石叉手說道:“我收到行軍圖紙之時便把送圖之人扣下了,那人果然招認說是童貫著他送來,同時他還說了另外一些事情,這南朝正在商議趁我朝危困之時大舉北伐,這支民軍就是前來試探的先鋒軍!”

在座眾人都是一怔,這可是天大的壞訊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