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回山,易州西南百二十里,亦曰五回嶺。其相接者,曰狼牙峪,又為五回道。《水經注》:代郡廣昌縣東南有大嶺,世謂之廣昌嶺,高四十餘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達其上。其南層崖刺天,積石之處,壁立直上,有五回道,下望層山,如蟻垤然。
自然,五回嶺不可能有四十里高,這四十里指的是路程,從上山開始到山頂的路程,蜿蜒五回才能到達山頂,這個山頂只是群山中的最高一座。五回嶺並不算大,南北不過五六十里,南面靠宋域,北面深入遼境四十餘里,也算易州與蔚州的交界。
義勇軍趁著夜色偃旗息鼓悄悄的進了山,進山之後尋了個有水源的山谷歇了下來。並不是義勇軍不趕時間,委實是因為這漆黑夜裡山中實在難走。五回嶺為界山,沒有什麼樵夫出沒,樹林茂密連路都尋不著,山勢又崎嶇,一不小心就有掉落山崖之險,只有白天小心一些行軍了。
不過明日白天定要穿過五回嶺的,現在時間緊迫的很,宋義帶人驅趕馬匹明天下午就能回到雄州,他只要一回到大營,遼國的遠攔子立刻就回知道情況有變。所以最遲明日天黑前必須穿過五回嶺,然後乘夜奇襲蔚州馬場,不然等到遼軍有了戒備,這幾千人馬就只能退回境內了。
天剛矇矇亮起,義勇軍便食過早餐出發了。路仲達便帶著幾個哨探頭前一里外探著路,宋江帶著大隊在中間,吳家亮在後面一里外尾隨,排成一條蜿蜒的長蛇在山中行進著。宋江看著兩邊陡峭的山崖,怪石嶙峋,危崖聳立,心中不由一陣恐慌,要是上面有遼軍,哪怕只有數百,自己這邊怕是要損失慘重。
宋江自己心中也是忐忑,這界山遼軍會不會在此放下崗哨,按理說這是必然的,雖然路仲達事前說他從此山經過幾次,都沒有發現遼軍蹤跡,可還是心中擔心不已。只希望上天能保佑我軍平安穿過此山吧。
清晨出發及到正午,大軍方才行了二三十里路程,都是累得快要脫力。每個義勇軍戰士身上裝備齊全,可是也意味著不輕,騎軍槍兵都有四五十斤重,陌刀兵更發的有七八十斤。幸虧日日都要訓練負重行軍,不然早就累得走不動了。
宋江見軍士們都已經累得不行,下令就地休息半個時辰,進些飲食緩緩氣力。眾軍得令如釋重負,紛紛坐倒在樹下陰涼處喘息不止。宋江與李綱也是在一棵大樹之下各自坐下休憩,宋江還好些,李綱本是一個士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已經累得癱軟在地,這一路都是憑著一口氣在支撐著,還是靠護衛著他的義勇兵士左拉右拽,方才跟上隊伍,不教拉倒後面。他不想教旁人小瞧了他,躺下喘息幾口,待氣力稍微恢復些趕緊坐起身來吞嚥午食。
宋江歇息一會進了些乾糧清水,算是緩過了勁,正閉著眼睛想要小憩一會。哨探回來稟報:“前面五里之外山峰上,發現哨樓兩座,路營長已經親自前去打探。”
宋江當即驚起,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要是被人發現的話,只怕再往前走難上加難!這山中如是有遼軍防禦,人數定然不會太少,兼之山勢險要,易守難攻,與其強攻倒不如後退返回去。不過現在想什麼都白想,也沒有其他辦法,唯有等待路仲達再傳回情況,才能決定該如何去做。
兩刻之後,又有哨兵來報:“路營長已經探明,兩座哨樓都荒廢已久,可以前行。”宋江暗道慶幸,真是天不絕我!興奮之下,立刻命令大軍立即開拔,天黑之前必須要趕到五回嶺的最北面紫荊嶺!
路過哨探所說的哨樓之時,宋江特意上去檢視一會。這哨樓修在兩座山峰之頂,視野開闊,不過看裡面的擺設已經是蒙著積年的灰塵,也不知道荒廢了多久了。看來宋遼兩國承平近百年,這邊界上的警戒,除了河東白溝三關之處還有些,其他的地方早就沒了。
蔚州,屬遼西京道,遼國初年廢田為草,成為較大的產馬之地。蔚州南下四十里處有一險關:飛狐口,是遼宋之間的重要關口。
自宋太宗北伐之後,蔚州已經百多年未經戰火侵襲,此地駐軍也是一減再減。現在蔚州城駐軍不過二三千人,飛狐口要隘也只有幾百人罷了,飛狐口的東北,蔚州城東南就是本州最大的馬場暖泉馬場,經年存有戰馬萬匹之多。
暖泉馬場和蔚州城、飛狐口正好是個三角形狀,與兩處各有三十多里的路程,長期駐紮於此看管戰馬的兵士馬丁也不少,足有五六百人之多。不過都是些本地京州鄉兵,一些部族之人統帶罷了。
夜色深沉,約莫已經三更天了,正是人們最安眠之時。暖泉馬場內一片寧靜,只有嘹亮的蟲鳴和戰馬偶爾的醒鼻聲。
兩個老軍穿著陳舊的軍服,手裡都拄著根長槍,打著哈欠靠在轅門上閒聊著,說的都是家中瑣事和些蔚州城裡的趣聞。他們說得正是興高采烈,卻沒有注意到不遠處草叢輕輕的抖動,連邊上的蟲鳴聲都已經止住了。
其中一個老兵正說著去年在蔚州城中尋到的一個婆娘,一邊嘿嘿笑著一邊講得唾沫橫飛,忽聽得“啪啪”的連串聲響,自己面前聽得正是聚精會神的同伴似乎被人拿著大錘撞了一下一般,抖動一下直挺挺的到了下去!
老軍正吃驚時,自己胸口猛的一疼,急忙低頭看去,一截亮閃閃的箭尖從胸口冒出個頭來,只覺全身力氣象淌水一般流了出去,身子再也站不直,噗咚的倒在地上。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兩個老軍剛剛倒下瞬間,轅門外面十幾丈外草叢中齊刷刷的站起一排的黑影,安靜的大門衝了過來。再他們身後的夜色中,更是站起無數的人影,速度的向轅門疾跑。
與此同時,暖泉馬場數個大門都在上演著同樣的事情!
義勇軍前哨解決了門口衛兵,砍倒大門護持著大門兩側,大隊將士打起火把直接湧了進去!整齊有序的一隊一隊分開,將軍營內的營房團團圍住。
“什麼人?!”在營中巡哨士兵大聲厲呼!回應他們的只有一片冰冷箭矢!
上千只的火把映照下,整個軍營亮如白晝。正在營中入睡的馬場兵丁們紛紛被驚醒,有幾人聞得外面慘呼之聲,抱起刀槍就衝了出去,立時招來一頓強弓硬弩攢射,紛紛倒地不起只剩走在最後的一人連滾帶爬逃了回去!
各個營房兵士們都已經被自己夥伴叫醒,齊齊湧到門口一看,直嚇得魂不附體。只見屋外數千身著黑衣的軍馬已經把自己包圍,無數寒光閃閃刀槍弓弩指著自己所在之處。
每個營房的門前各有義勇軍士不斷喊著“降者不殺”的話語,幾遍之後,大部遼兵見形勢逼人,都只有放下兵器出來降了。只有少數幾個房內,強硬一些的遼兵依舊不降,更是持起刀槍弓箭準備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