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四二節 秀州之戰(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二節 秀州之戰(九) (1 / 2)

方臘的大軍終於開始行動,在連續等待兩天還沒有等到一個信使回報訊息之後,在無數次的爭論吵嚷之後,在後軍鄭魔王的十萬軍馬已經出了杭州城,和中軍後隊會合之後。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

或者是和心靈感應一般,方七佛也在這一天開始行動了。和方臘大軍的方向相反,他的前軍是向後撤退。他已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前進自己做不到,那麼就後退。

對於幾十萬軍馬來說,五六十里的距離,不過是一步之遙。要是他們能夠早些跨出這一步,那麼歷史或者就會改寫了,可惜他們沒有。

義勇軍已經消失了,就在方臘前後兩軍不約而同相互靠攏的那個早晨,消失的無影無蹤。

宋江的計劃就是拖住方臘大軍三日的時間,有這三天,宋江可做的事情很多。首先秀州的城防日夜正在加固,現在比從前已經堅固得多。其次秀州一域各州縣城外的百姓由官府組織進城內暫避,不至於受戰火荼毒。還有附近的蘇州各地也能提前得到通知,可以做好預防防備。

其實從他心裡來說,他是不願意走的。他希望能夠再滯留叛軍幾日,這個時間是越久越好,最好是拖住方臘大軍十日百日,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在得知鄭魔王十萬大軍已經開拔後撤準備和方臘會合之後,宋江立即下令全師返回秀州!

在戰勝敵人的同時,還要儲存自己,特別是眼前這個敵人空前的強大,五千人對三十萬人,有理智的人都不會正面迎擊,何況宋江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了,也算得上一個戮血沙場的統帥。

義勇軍風一樣馳回了秀州,但最終駐營之處並不是秀州城,而是城東三十五里處的胥山!

胥山一名張山,鄉人稱”史山”。原是秀州城郊境內惟一的山丘,雖是稱之為山,不過是山高七八丈,方圓只有百畝的小丘。之所以義勇軍要到胥山附近紮營,實則因為此處有樹,山上山下數百畝的松林。

方臘軍三十餘萬,要把秀州城團團圍住,營地起碼要扎出城外二三十里,攻城所用無非巨木而已。這胥山,將是叛軍取材的必選之所。

義勇軍駐紮之處距離胥山還有一段距離,在山的東面再過去十多里外,一處荒無人煙的草場。軍馬按紮下之後,便靜靜的潛伏下來,等待著叛軍的到來。

至於秀州城,宋江雖然已經下定決心要死守,但從沒有將手中的騎軍與城同存亡的想法。單憑一座孤城一兩萬人馬,要抵禦數十萬大軍,他心中實在沒底。更主要的是,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命運操控在別人手上的習慣,要是全軍進了城被叛軍一圍,再要出來就只能靠童貫帳下的援兵了,援兵能否及時趕到誰也不知道。

方臘大軍行進得很快,也不能不快,因為方臘已經惱羞成怒!自己三十多萬大軍被五千人嚇得整整三天不敢前行一步!前後折損了將士四五萬人,自己最疼愛的堂弟方百花也戰死軍中,怎麼能叫他不怒不羞不惱?

方臘大軍日夜兼程強行軍,兩日便趕到了秀州城!三十萬大軍徹底連天,繞著秀州紮下聯營三十餘里,將這座孤城圍得密不透風。三十萬軍隊的聲勢,不要說從秀州城內看出去,讓守城官兵心膽欲裂;就是宋江在胥山上往西面遠望,也是心有餘悸,盡收眼底只有密密麻麻的營帳,一直蔓延到極目天邊之處。

方臘大軍到秀州城下,已經是下午時分。被叛軍圍困中小小的秀州城,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舢板,彷彿隨時都有傾覆之險。秀州知州及本城兵馬指揮使站在城樓,看著一望無際的叛軍大營,心已經沉到海底之下。兩個人木然無語,雖然早做好了與城攜亡的打算,可真正事到臨頭,總是會害怕的。

無論誰在面對有絕對優勢的幾十萬敵人時候,都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上到官員下到普通士卒和臨時徵募的民軍,所有人都有些膽怯起來,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叛軍,自己能擋得住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