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二四節 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四節 戰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

吳家亮帶著千餘中軍衝向通川堡中殺出的突門部左翼,兩支騎軍相互對沖,速度快得驚人,剩下的百五十步的距離最多十息時間就能夠跨過。兩軍所有騎兵手中的弓都已經張開,只等著百步之時就放箭襲敵。

“全軍轉向!”

一件讓術章裡萬萬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看似來勢洶洶的敵軍,在距離自己軍馬左翼一百五十步遠處,忽然轉向而去,看宋軍的那個去處,正是宋軍左翼大隊。他這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宋軍要逃。第二個反應便是追上前去,絕不能讓宋人走得這般輕鬆。

戰場幾處的號角聲同時響起,都在傳達著自己一方主將的命令。番兵兩部的命令是一樣的,全軍立刻跟隨宋中軍轉向,必要窮追不捨,趁著宋軍主將逃遁,士兵士氣低落的時候,乘勝追擊一戰成功。義勇軍的號角聲所傳達的命令卻正好與他們相反,吐蕃人是號令全軍衝鋒,義勇軍則是下令兩翼軍馬後退,避敵鋒芒。

這是一步險棋,在戰場上很少會有人用的。一支軍隊一旦在敵人眼皮下撤退,非常容易由撤退演變成崩潰。不是對自己的軍隊有這絕對的信心,誰都不敢這麼做。吳家亮敢這麼做,一則是對義勇軍極端的信任,而來也是留了後招的,兩翼的主力早早就避開了敵人鋒銳,真正行險的只有麾下中軍千人,就算是潰退也不至於引起全域性的大敗。

帶著大隊和敵人血戰一場,雖然必勝但是損傷肯定不少,畢竟兩軍人數相差不大。吳家亮用自身作為誘餌,也是受到宋江的影響。有什麼樣的主帥就有怎樣的兵,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對自身的安危全然不顧。

義勇軍左軍急退,和突門部的部族軍一前一後飛馳在草原上。這兩支軍馬都是生力軍,義勇軍的將士昨夜攻城軍馬只是少數,又在早晨進了朝食之後休息了一個多時辰,現在人馬狀態正是最好的時候,突門部怎麼可能一時之間能夠追上來。

那兩路人都是生力軍,招倉部的戰士卻是跑不起來了。招倉部昨日得了自家牧民回傳的訊息,突門部通川堡遇襲點燃起了烽煙,情況緊急之至。出於兩部百年的情誼,更是唇寒齒亡的警惕,立刻連夜組織軍馬藉著月色北上支援,這五千部族戰士一夜的跋涉,到早晨已經是人困馬乏。現在那兩軍用最快的速度一追一退,招倉部有心追上去助盟友一臂之力,可馬力卻是跟不上了。戰馬經過一夜的行軍早就疲乏,怎麼可能跑得過養精蓄銳的那兩路人?

招倉部首領見左翼兩方人馬走得飛快,只不過在片刻間就遠去裡許,眼見著是追不上了。就在這個時候,宋軍正在緩緩向後退卻的右翼人馬,忽然開始轉向,繞過一道弧線向己方側翼開始衝刺。

馬作的盧飛快,弓似霹靂弦驚。

義勇軍右翼早就預備好了轉向,現在敵人兩軍一個追擊一個原地觀望,逐漸拉開近一里多路的距離。

進攻就在此刻。

軍旗舞動號角聲響,右翼軍統制大人一聲令下,全軍緊急轉身殺奔而去,數千將士向著旌旗指處策馬張弓,瞬息間兩軍便相距不到百步,中軍傳出一聲大喝:“放!”

一片箭雨遮天蔽日般從天而降,招倉部陣中一片人仰馬翻。宋軍的忽然轉身,讓番眾有些措手不及。而且這個轉身速度迅捷之極,招倉部頭人還在思慮宋軍的企圖,便已經完成衝鋒之前的準備。義勇軍箭矢打擊下,未著甲冑的招倉部戰士一片混亂。

“放箭!”招倉部頭人這才醒過神來,匆忙下令部族戰士放箭還擊,現在兩軍相距百步,還有兩發的距離,再不還擊便要吃上大虧。

部族的戰士作戰依靠的都是一種本能,日常訓練是極少的。而義勇軍截然不同,他們戰鬥中最重要的是紀律,還有無數前人總結出來的有效殺人手段。兩軍相對著撞了過去,還沒開始真正接戰,高下就可立判。

義勇軍將士衝鋒時隊形整齊,所有的作戰行動劃一,從百步時的第一箭到四十步時收起弓箭擎起手中騎槍,數千人的力道速率接近一致。反觀招倉部番兵,自受義勇軍第一輪箭雨,當時便陣型散亂了些,到反衝鋒放箭之時,幾千人有快有慢,力道也不盡相同,根本不能形成密集似的打擊,再有兩輪箭射下來吃虧更大,已被射倒近千人。

除了訓練有素、紀律嚴格之外,義勇軍比部族番兵還有一個強處,那便是裝備精良得多。他們手中弓箭都是批次製作,力度射程相差無幾,而吐蕃人手裡的弓箭卻是每個戰士自己製作的,良莠不齊根本無法做到射擊同步。大軍交鋒臨敵放箭,有用的並不是單兵射擊的準頭,真正有效的是密集二字。這一點上吐蕃人是萬萬不及義勇軍的。更何況義勇軍的將士們都是身著精鐵板甲,吐蕃人的弓箭要不是射中面門的話,根本就沒有效果。

“投!”

即將開始衝撞之時,中軍忽然再起號令。帶頭衝鋒的將領一把將手中騎槍全力擲了出去,反手拔出腰間的鋼刀,揮舞著殺進敵群。數千把騎槍投擲而出的呼嘯聲,讓招倉部的戰士大亂起來,靠的後些的戰士們紛紛勒住戰馬,要避開這一陣恐怖的槍林。投擲出來的騎槍和箭矢又有不同,箭矢只要不是射中胸腹頭部要害,便不會要人性命,甚至還能夠照常戰鬥。可要被這十幾斤重寒光閃閃的騎槍擊中,不管是哪個部位都是極為恐怖的,就算不是槍刃刺中也有可能被撞下馬去。兩軍相對沖鋒時落馬,就是十死無生的結局。

狂風颳起、軍旗飛揚,兩支軍馬迎面撞在一起,立刻帶起一片血雨腥風。只在交手前的片刻,無數部族的戰士被漫天投擲而來的騎槍擊落馬下,然後被狂奔的駿馬踩倒在地。

蒼茫的大地上殺聲四起,呼嘯風聲中,刀槍相擊,戰馬賓士,還有傷亡的兵士慘叫聲混雜在一起。兩軍對沖一陣,半刻鐘後義勇軍右翼騎隊便殺穿了招倉部的軍陣。兩隊死敵背身而走,在他們的身後,只剩下一片血腥的地獄,戰場上遍地蒼夷,不少失去了主人的戰馬在場中悲鳴。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