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三四節 湟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四節 湟州

岳飛趴在坡頂,注視著遠處吐蕃人的寨子,那座寨子大門洞開,在門外熙熙攘攘站滿了送行的人群。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寨前裡許之處,一支軍馬正在集結,數千戰士在部族將領的呼喝下,迅速的匯合到一起。岳飛遠遠的看著那邊,只見一個頭人模樣的將領上前訓話幾句,號角之聲響起,數千軍馬在人群的歡送之中,向東面啟程而去。

直到那數千人馬離開,寨子前面送行的人們漸漸散去,岳飛才稍微挪動一下身軀。在這個地方他已經趴了幾個時辰了,天還沒亮的時候他便帶人潛到此處,然後靜靜的等待著直到剛在自己看見的場景出現。

“五哥,你回去稟報大人,峽口堡的吐蕃人戰士四千左右,今日己時出發東行。嗯寨中剩下俱為老幼,丁壯不足千人,日常勞作沒有警戒。”

李五伏在岳飛身旁低聲問道:“什長,還有沒有別的要報的?你看那邊牲畜棚子,一大早吐蕃人牽馬出來的時候,我看得真真切切,那馬欄裡足有幾萬匹好馬,除了剛才那些番人騎走的近萬戰馬,剩下的可全在那關著呢。你說這幫番子們,怎麼有這麼多的馬匹牛羊,咱們大宋天朝,就是東京汴梁城裡,也是用驢子的多,馬匹少得可憐。”

“吐蕃人和咱們不一樣,那些戰馬牛羊牲畜就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就像咱們從前在鄉下種地一般。咱們漢人不種地就得餓死,他們番子們不養牲畜馬匹也得餓死。”岳飛小聲的解釋道。他前日新任十四隊的什長,作為一個新丁進入夜不收不到半個月,就能轉升為什長,這還真算得上一個奇蹟。

第十四隊在南宗堡被奪下的第二天,就被派出前往大宋最西邊陲西寧州偵查小王子的動向。結果在小王子的主寨宣威城附近,被吐蕃人發覺蹤跡,且戰且退數十里,才擺脫數百吐蕃人的追擊,十四隊陣亡三人輕傷四人,什長為了掩護戰士撤退,戰死在宣威城下。

夜不收的軍官考核,並不是按資排輩,而要透過一套所有人都知道的軍官考核,只要是願意前來競爭計程車兵都可以報名,這是義勇軍大首領宋江在當初建立這支特殊部隊的時候立下的規矩。要打造一支特殊的部隊,平常軍中的那一套在這支隊伍裡行不通。

岳飛在自己第一隊什長的支援下,也參加了這次十四隊什長的競爭。憑藉著他從小養成的軍事素養和出眾的武藝,在數十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夜不收隊伍中第一個進入軍中不到半個月的什長。

“你不要去管什麼戰馬,只要把這邊的情況向連長彙報便是,長官們自然會做出決斷。”岳飛看著自己身旁的老兵,李五是個商戶出身,其他什麼都好就是對錢財之物特別上心,雖然只是嘴上說說,並不會因為這些觸犯紀律,但是對岳飛這種一門心思報國的人來說,卻有些接受不了這種言辭,些許阿堵物值得這般掛在嘴上麼?

李五憨笑著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什長的意思,和其他的戰友們輕輕揮了揮手。拉了一個平日相處得好些的戰友,兩人悄悄的向後退去,爬行到坡後才站起身,彎腰在草叢中穿行到山下,牽過戰馬揚長而去。

峽口堡坐落在湟州與西寧州交界之處,水流平緩的宗河岸邊。峽口堡向東走五十里是渴驢嶺,渴驢嶺後三十里有座關卡,名叫綏遠關,這座綏遠關是當初宋軍佔據河湟時所建,專門用來抵禦青唐吐蕃進攻所用,同樣也是宋軍西進時的戰略出發點。

越過綏遠關再向東四十里處就是湟州城了。這幾處堡寨關城都是建在湟水也就是宗河之畔,也不光是這些城池,在河湟的所有堡寨,盡皆都是建在大小河流岸邊的,不然那成千上萬的牲畜,如何能保證飲水。

李五二人策馬狂奔,卻不是向東去湟州府城,而是直接向北方略偏東面賓士,看他們所去的方位,正是被義勇軍攻佔不久的南宗、臨宗堡。

河州番部對湟州部族的進攻,身為湟州知州的張崇張鳳舉,在七日前河州人進入湟州境內的第四天,終於知曉了這個訊息。收到這個訊息之後,張崇立即下令全城開始戒備,駐城近萬守軍旦夕巡城,每日城門開放時間縮短為三個時辰,己午未三時開門,其餘時間除非是上峰軍使駕到,否則一概不理。

今天的湟州城東門外,城門剛剛關上不久,本門鎮守的是西北第十五將麾下第二指揮使大人,正在樓中小憩,忽然接到當值隊正前來稟報,東面遠處有塵煙升起,似是有軍馬向這邊疾馳。

正是這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刻,指揮使大人不敢絲毫怠慢,急忙踏上城樓登臨遠眺。果然在東面地平線外,能看見有一縷塵煙在空中飄蕩。湟州守軍哪個不是老兵油子,只看一眼心中就能有數,這塵煙必是軍馬賓士踐踏而起。不過看這個樣子,那騎兵人數並不多,最多隻有數百,瞧著飛揚起來的塵土,是奔著本城來的。

“吩咐下去,叫弟兄們小心提防。”指揮使放下了心,不管來者是誰,應該不可能是來攻城的。要攻下湟州府,憑著幾百騎兵是絕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指揮使大人心中倒是有些納悶,遠來的這支騎隊是河州那邊派來的信使?還是熙州邊帥派來的巡檢?

不對啊,湟州域內怎麼可能會出現這麼個幾百人的隊伍?指揮使本想回去繼續休息,剛剛抬起腳步又落了回去。不管是河州來人還是熙州來人,要只是軍令信使的話人數最多十幾。也要是上官前來巡查,這種番部混亂之時,要來也該是提著大軍前來震懾吐蕃人的,那起碼也要幾千上萬的人馬才行。

況且在秦鳳路,能夠巡視一方的還能有誰,不就是坐鎮西北的濟寧侯爺。難道那支人馬是大帥的前鋒?指揮使滿腦子的胡思亂想,心跳卻格外的加劇起來。要真是侯爺來到湟州,自己不提前通報將軍和知州大人,以後上官怪罪下來可不是小事。

“來人,速去稟報知州大人和周將軍,就說就說?”指揮使遲疑一下,卻不知道該如何稟報才好。所有的東西都只是自己的猜想,要是弄錯了那更會惹來上官的怒氣。

“大人,不對勁,好像是有人在爭鬥!”身旁隊正指著遠處大聲說道。

指揮使一驚,拋去滿腦子的亂麻看著遠處已經向這邊飛速馳來的隊伍。現在還看不大清楚來人衣冠,只能瞧見遠遠的天邊有一團模糊人影。兩個騎士行在最前,數百人在後面追趕。

等到來人靠近一些,可以認出前面的騎士未穿軍服,卻是大宋士子的裝扮。後面緊緊追趕著的數百騎兵,身上是吐蕃人的裝束。

“咦?”指揮使萬分奇怪,吐蕃人為什麼要追趕大宋計程車子,“派人速速登高去看著,看遠處有沒有大軍軍馬的蹤跡。”雖然吐蕃人只有數百,指揮大人可不敢掉以輕心,說不定有大軍在後面幾十裡隨行,這幾百人是來賺城門的。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釋出的章節內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