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梟雄> 二十節 攻還是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十節 攻還是守 (1 / 2)

汴河,自隋大業初疏通濟渠,引黃河通淮,至唐改名廣濟。瀏覽器上輸入看最新更新到了宋代,已經成為天下漕運最重要的河流。每年自春至冬,要在河口均調水勢,使得深度達到六尺以便通過載為準,每歲漕運江淮、兩湖、兩浙稻米數百萬,及東南之產,百物眾寶,不可勝計。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輸京師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內外仰給焉。故於諸水,莫此為重。

汴河的水勢平緩,一般通行的都是平底漕船,十艘為一隊,按班分行。

今日的汴河中,有一支數百艘船隻組成的船隊,正浩浩蕩蕩的從北向南而下。沿途的其他北上南下的船隻,看見這般聲勢浩大船隊鮮紅旗幟,紛紛靠邊避讓,無數人走出船艙張望著,不時發出驚歎之聲。

在龐大船隊的一側,有一支軍馬沿著河堤緩緩行進,保持著和船隊一樣的速度。這支軍馬身上穿著怪異,並不是大宋禁軍服侍,前頭打著一面高高的紅旗,上面書寫五個大字:義勇先鋒軍!

接了官家旨意,宋江立刻去各部司辦理公事,領取樞密院令牌,分派親衛去兵部點檢物資等等,然後回府準備行裝,與福金、安安依依話別,次日一早就踏上回濟州的路程。他自己要先行一步,趕回宋莊準備大軍出發事宜,請自己的掌書記蔡絛押運軍資乘船隨後。

義勇軍本部早就準備停當,等他一到,最後做了一次戰前動員,放了幾天的假期讓將士們好好的休息了幾日。

過了五天,蔡絛押運著船隊抵達了宋莊碼頭。宋江搬下物資,把運輸船隊打發回去,拉著蔡二公子便到莊上議事。說是議事其實也就是和大傢伙見見面,起碼認個臉熟,將來還要在一個營裡待著。

萬事俱備,東風也到了,第二日,義勇全軍開始出發南下。

這次出征,宋江在兵部又拾掇到了不少好東西,主要揀的是刀槍兵器、強弓硬弩和箭支。兵部有司此次再沒有藏私,開啟倉庫任他挑選,這次東南大亂,誰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弄出什麼事端,只要需要的儘可以搬走,反正是要簽字畫押的。蔡絛一口氣揀選了上百艘船的物資運往水泊,兵部人等雖是有些怨言,也只能放在肚裡無法聲張。

現在義勇軍以騎軍為主,在馬上不好用弩,弩擊發力大射程遠故是用腳蹬上弦的,在馬上操作難上加難!騎軍一般只能用弓,而義勇軍中原有的弓大約有七八千張,都是數次戰鬥中繳獲的,其中良莠不齊,強的能到三石之力,弱的只有六鬥。

兩三石的強弓都是北伐之時從遼軍手中繳獲的,大宋禁軍所用之弓,基本都在七鬥到一石之間。這種弱弓在平時操練的時候玩玩倒是可以,一旦真要對上游牧民族的騎軍,還不如干脆不用為好。

現在趁著這個機會,宋江託蔡絛將汴京軍庫中二石的強弓一掃而空,足足有七八千張之多。更別說箭支之類,搬空了兩個偌大的倉庫,光一百料的最大貨船光箭矢就裝了十幾船。

從濟州府沿運河南下兩浙,走京西路進淮西再到兩浙之北,路途有一千多里要過九個州府。義勇軍中的將士對這種長途行軍早就習慣了,日常訓練也是經常有三五日的拉練,只是等閒一般。

掌書記蔡絛雖是不習慣這般辛苦奔波鞍馬勞頓,但可乘船隨軍南下,倒也逍遙自在得很。每日帶著兩個美妾飲酒唱曲,迎風賦詩郊遊一般,樂在其中。

五千騎軍浩蕩南下,沿途百姓都是吃驚得很。在大宋朝能看見五千這般整齊的騎兵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大宋的騎軍,雖是掛著騎軍的名號,一般萬人中最多能配備三四千匹戰馬就算不錯了。而且這些戰馬都是平均分配,每個指揮都有個幾十匹,要像義勇軍這樣全部馬軍組成的大隊,真不容易見著。

隨軍的物資都是船運,大隊輕裝而發,船隊順流之下,隊伍行進得很快,從濟州行到金陵只花了十幾日的時間。就在義勇軍即將抵達金陵,準備在此略作整備,然後再行南下之時。最新戰報已經送到金陵府,東南的局勢已經糜爛得有些不可收拾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方臘賊軍西路主力約十萬數,在歙州城外與朝廷軍馬激戰,陣斬東南第三將郭師中,一舉攻克歙州。爾後,兩日內攻克休寧、黟縣、績溪、祁門、婺源、寧國等地。

與此同時,賊酋方臘親率大部二十萬大軍向杭州進發。前鋒方百花部,也早巳陷新城、下富陽,兵臨杭州鳳山門外。杭州知州趙霆及大部官員潛逃,只剩下兩浙制置使陳建和廉訪使趙約率部固守。

眼下義勇軍也不需南下直驅杭州了,因為兩浙路北面各州都有急報傳來。

蘇州石生和歸安陸行兒等人,聚眾二十餘萬響應方臘起兵造反,正在圍攻湖州、秀州、蘇州!誰也想不到,方臘起事不過兩月,東南的局勢竟是嚴峻到如此地步!

義勇軍一到金陵府,就受到闔府上下的熱烈歡迎。府尹大人親自到碼頭迎接,本地官紳富商雲集城外,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迎王師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