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北差異> 第66章 諸位同行討論的問題合該是商業價值、利益交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章 諸位同行討論的問題合該是商業價值、利益交換。 (2 / 2)

那幾件……神話題材的。

這類題材似乎很容易被做成封建的鬼神之說,顏洛君在設計的時候試圖找到它們與現代文化的共通點——雖然聽上去很像政治性的東西,但最終呈現的效果卻完全不同。神話說到底是産生之時的一種寄託,現代人或許難以理解不同生産力背景下的心境,但某些底層的存在是能夠遷移,或者說從未改變的。

她喜歡從舊物中尋找新的可能性。盡管最後返回的結果仍舊是舊有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基於現代語境的新詮釋。

“當然,你既然這樣問了,那麼肯定不止這個原因,”鬱書看出她眼中的探究,沒做隱瞞,“你的母親也姓顏,名字麼,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中文裡應當是‘寧’這個音?”

“我很欣賞她的作品,但你知道,我們的領域重合的地方並不多,”她說,“在開幕式上遇見過幾次的交情,只可惜我沒做過畫展的策劃,和她沒有過正式的合作。”

果然如此。

換做幾年前顏洛君會覺得這或多或少有些不公正,但如今她已經能夠安然接受,畢竟既然稱為行業,那麼歸根到底諸位同行討論的問題合該是商業價值、利益交換,而非藝術本身。

正如這個行業的學術圈子裡關注的亦是人脈與資源。很多時候她懷疑藝術家真的需要一份很高的學歷嗎?在拋掉枯燥冗雜的理論、可供互換的資源和所謂的名校光環之後。

學院派的風格早在數百年前已經不再流行,鬱書說得很對,那些千篇一律的、僵硬的線條構造,很難讓人將一幅特定的作品和它的模仿者、偽造者中區分開來。

直到現在藝術史學家們仍舊在用畫布上的簽名判斷一幅畫究竟出自誰手,但簽名並非永遠正確,大有名氣的藝術家簽名之下,畫面內容可能出自某位籍籍無名的學徒,或是數位籍籍無名的學徒,從屬於這一工作室。極小的機率揭開畫布一角,能窺見另一幅從未見過天日之作。

所以她需要留下不一樣的東西,哪怕當代藝術很多時候猶如擺在家裡以供觀賞的花瓶。但許多至今流傳於世上的作品不也是贊助人定製嗎?很多時候沒有太多意義可供追尋,說到底不過幾句空談。

“但願您應當並不是希望透過我與顏凝女士熟悉起來,”顏洛君聳了聳肩,“我和她行業內的交集不多,幫不上牽線搭橋的什麼忙。”

“你不是那樣想的,對嗎?”鬱書一副早已看穿一切的神色,“我想,這個行為與你留在國內的本意相悖。”

她如果希望藉助母親的名望,大可不必在國內單打獨鬥。但顏洛君還是留在國內,不僅是因為行業本身,也有著別的考量。

她曾經的確、非常不希望和上一輩扯上事業的關系,如今卻說不準。好在顏凝一直並不幹涉她的決定,給予她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她試錯的成本也很低。

“還有問題嗎?”見顏洛君搖頭,鬱書微笑與她道別,“那麼,過兩天我會回法國,後續有問題隨時聯系。希望合作順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