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周放常年不在家,反倒是林靜東陪兩位老人的時間多,一來二去雙方相處的和親人一般。
當真彌補了林靜東沒有父親的遺憾。
周放見他們相處的好,私下逗林靜東:
“如此捨不得,不若將來隨我進周家祖墳。”
林靜東認真思索過後,靠在周放腿上,飲一口葡萄佳釀,很認真的說:
“姨母早年與陛下說好了,將來在皇陵裡為我留個位置,以免將來我無人供奉成為孤魂野鬼。
我雖覺得無甚要緊,但不好拂了老人家的好意。不若回頭我與姨母好好說說,叫她再給你也留個位置。”
這是兩人第一回如此坦誠的談及生死。
周放毫不猶豫的同意了,摸摸他的下巴,不太確定的說:
“如果將來咱們比陛下先走一步那倒好辦,不是的話,一切還得拜託太子,怕是不好操作啊。”
林靜東很沒心沒肺的說:
“你為小東西操心大半輩子,讓他為你操心一下又如何?”
兩人很不負責任的決定,如果將來他們走在陛下後面,百年後的事便讓太子去為難,想辦法把兩人一同葬進皇陵,最好能夫夫合葬。
事實上,此一生他們確實走在了皇帝後面。
作為皇帝留給太子的重臣,兩人再次挑大樑,扶持新帝,君臣同心。
周放被新帝再次委以重任,教導新太子,兩度成為帝師,也算是一種傳奇。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一個狗一個訓法。
新太子有新太子的教法,再想像他爹小時候那般走遍天南海北是不可能的了。
彼時,周放和林靜東已經是年過五旬的儒雅老頭兒了,在朝堂上誰都得喚一句老大人,說一聲德高望重也不為過。
只有新帝知道這兩人私底下究竟有多不講究。
他不止一次帶著小太子去兩位叔父家裡串門,被兩位大人恩愛的場景閃瞎眼。
今日也是,從林大人家的正門進來,老管家也算看著他長大的老熟人了,無奈朝他一笑,新帝便明白二叔又不在家中,不用想都知道去哪裡尋。
打發了領路的管家,熟門熟路牽著太子繞進後院,在花叢掩映的小門穿過去,直接到了隔壁周大人的院子。
穿過走廊,正好瞧見他的好愛卿周大人潑墨作畫,畫的內容正是柳下垂釣的林大人。
二人雖不言語,偶爾抬頭對視一眼又各自忙活,那種親密無間的氛圍,卻是他這個和他們生活多年的晚輩都插不進去的。
新帝一直等到三叔停筆才開口:
“您好雅興!”
周放斜睨他一眼,滿意打量他的畫,語氣意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