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嚷嚷的人群都沉默下來,帳內是死一般的靜。
其實他們都明白發生了什麼。
滿懷希冀送進軍營的孩子,好不容易才拉扯這麼大的孩子,從小就教導要精忠報國的孩子。
就這麼死了,沒了,屍骨和漠北的黃沙混在一起。
——只是黃沙總有一天會隨風吹來,孩子還會回來嗎?
這些人都是世代在邊關討生活的普通人,說不出什麼漂亮話。
但他們的目光是那樣溫良樸素,沒有一絲一毫的責怪或怨恨。
還有不少老一輩計程車卒,他們終生以滅北狄為目標,把兒子也送進軍營,為的便是實現這一理想。
開放互市的訊息一出來,他們打心底裡不樂意,也頑固地不相信北狄會安分,是思想開放的孩子們代替了他們去巡防,去和北狄人正面打交道。
沒想到一時的對峙,已成永別。
入夜,黃沙遍野,北風嗚咽。
軍營上下和邊鎮的家家戶戶,都放起了孔明燈。
一盞盞暖黃色的燈升空,上面歪歪扭扭寫著年輕亡魂的名字。
今夜沒有星星,人人都怕孩子的魂魄找不到回家的路,便用孔明燈為他們指引。
孤寂的邊塞,難得這樣明亮。
有光的地方,就是家。
主帳內。
穆釺珩靜坐著,聽著外面的風聲,笛聲,篝火聲。
突然有人走進來。
他抬頭看,正對上父親的眼睛。
父子二人相對片刻,便都匆匆移開了視線。
“珩兒。”穆畢武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站著,表情隱匿在黑暗裡。
“我對不起你們。”
穆釺珩沒說話,他扭過頭,不願去看父親的這番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