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參加考試的時候,也是因為學習了很長時間的基礎知識,所以才有了很多想法,並且抱著反正也不是期末考試的態度都寫上去了。
現在這個內容,她還需要醞釀一下。
安荷立刻乖巧點頭,“好的好的,我不急。”
但是每天該問的,還是一點都不少問,把柴佩琳搞得哭笑不得。
柴佩琳甚至覺得自己要是不想出點什麼舉世無雙的點子,安荷都要跟自己絕交了。
陸裕這些天也看出來安荷非常希望他們的報告能有創新,有突破,所以幹脆給廖應心也發了訊息,讓她好好想想。
廖應心倒是也提了幾個自己的關於創新的思路,但是因為專業知識有限,廖應心的一些想法更加無邊無際。
陸裕也只能就此作罷。
至於沈楷,本來就是給他們提供技術支援的,陸裕也不打算麻煩他。
不過好在,期限來臨的時候,柴佩琳還是貢獻了自己的一些思路的。
陸裕聽著柴佩琳的思路也有些驚訝。
他以為柴佩琳除了是安荷的室友,性格比較外向開朗之外,就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特點了,沒想到柴佩琳居然還真的能說出些什麼。
柴佩琳給出的建議可以說是非常落地。
報告結論不用推翻,使用的方法,也不用變化。
“我們就多用幾種方法來做測試唄。”柴佩琳簡單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以往的報告她都已經看過了,大多數重視的都是創新地解決問題方法。
這一方面他們在討論的時候,幾乎已經是做到最好了。
這個時候如果再繼續做創新,很容易變成畫蛇添足。
除了這個部分,能改動的,大概就只有過程了。
可是驗證過程,肯定是不能變了,如果變了,你也驗證不出來呀。
於是,她就提出,我們多用幾種方法來進行驗證不就行了。
這樣既能加強他們結論的可信度,也可以使用創新的方法。
即使有個別方法不成立也不要緊,只要大多數成立,結論仍然是可能成立,他們只要把在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如實記錄不就行了。
安荷聽到柴佩琳的想法,心中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