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有個賀聽瀾不知道的人在程懷玉家放置了那兩個證據,估計朝堂上的風向真的能被二皇子扭轉。
到時候被元興帝猜忌的就不是二皇子,而是七皇子了。
不過這些老頑固說的話倒也是誤打誤撞幫了賀聽瀾和清河盟的忙。
如今這個節骨眼上,任何有關兩位皇子的言論都會令元興帝反複猜疑。
霓裳閣故意在七皇子入朝聽政後出演《潛龍吟》,又有這麼多臣子拿血統出身貶低七皇子、抬高二皇子。
根本不需要有人煽風點火,元興帝一定會猜測是二皇子急於籠絡人心,故意教唆這群大臣這麼說的。
這段時間賀聽瀾也打聽到一些當年的事情。
據說元興帝當年還是魏王的時候,和幾位皇兄皇弟鬥得不可開交。
其中對元興帝威脅最大的秦王,就十分擅長結交各路英雄豪傑,朝中有一半的人都與他相交甚好。
當年的秦王府門庭若市,拜訪者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了“只知秦王,不知皇帝”的現象。
有一年,魏王趙玄被秦王陷害,差點被置於死地,若不是先帝忌憚秦王,想要故意留下趙玄以制衡秦王,恐怕他早就被秦王害死了。
所以,元興帝登基以來,最忌諱的就是皇子私自結交大臣。
這也是為什麼大皇子和二皇子明明早就年過十五,元興帝卻遲遲沒有按照祖訓給他們封王建府。
賀聽瀾便是看準了這一點,才要讓二皇子反複觸犯元興帝的忌諱。
從清河盟一致決定要將七皇子推上皇位的那天開始,他們就想清楚了,七皇子的生母和出身一定會成為他通往帝王之路上最大的阻礙。
既然出身無法更改,不如好好利用,讓元興帝因為七皇子那不得勢的母族而願意重用他。
貴族血脈又如何?母族顯赫又如何?
它可以成為一位皇子最大的幫襯和靠山,也可以成為一位皇子最大的桎梏。
傅彥沒想到賀聽瀾會這麼說,眉頭一皺道:“所以,你承認了?”
“承認什麼?”
“京城裡的白色腳印,是你弄的?”
“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只有把事情鬧大了,聖上才會殺雞儆猴。薛大人就是被殺的那隻雞。”
“可我根本不認識薛大人,我為什麼要針對他?”賀聽瀾臉不紅心不跳,抱著雙臂反問道。
傅彥一時語塞,他有個藏在心裡很久的猜測,可是一直沒敢當面問出來。
“那這個怎麼解釋?”傅彥舉起手中的模擬貓爪,轉移話題道。
“這東西不是我做的,我也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到了我家裡。”賀聽瀾實話實說,“氈子而已,又不止我一個人會做。你說是我做的,要拿出證據。當然,如果你本來就不信我,那就算了。”
“我可以相信你。”傅彥沉吟片刻開口道,“但是阿瀾,有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