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米陽已經不確定,故事的開始,是在第一場演奏會上,還是在商會慶典,只記得這個女孩子,好像輕易就能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
她並不喜歡音樂,卻被父母逼著學鋼琴,林米陽看著眼前的小女孩,想著或許是她還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她的名字是一句古詩,所以印象很深刻。
世惟材是梓,人仰驥中驊。
不美,但大氣。
但他沒想過,多年之後,再次的相見,竟然是在十一年之後的異國他鄉,那個頭髮依舊大波浪的女孩,因為自己的見死不救,躺進了醫院裡。
她的身上並沒有什麼證明檔案,所以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林米陽當時也不知道,但還是去問了醫生結果。
腦部受傷,有可能影響到以後的生活。
林米陽承擔了所有的費用,讓醫生一定要瞞著她結果。
如果她真有什麼事情的話,自己應該是要負責一輩子的吧。
查了她的身份,才知道,原來她就是當初那個說不想學鋼琴的女孩子,現在已經在全世界有名的漢諾威音樂學院了。
她終究還是學了音樂。
林米陽不能告訴她有可能引起的後遺症,所以也不能這麼冠冕堂皇得靠近她,畢竟他是讓醫生瞞著所有人的診斷。
是自己害了人家,他一定不能袖手旁觀。
於是他應邀當了漢諾威音樂學院的教授,但當他進了校查詢的時候,才發現她已經回了國。
林米陽頓時一陣心慌,是不是因為她的後遺症發作被她發現,所以學不了音樂呢?
跟著回國,繼續調查,劉梓驊已經回到高三,重新參加了全國的高考。
林米陽放心了些,起碼,她不是因為身體有什麼問題放棄了學音樂。
或許,是因為突然不喜歡了吧。
只是沒想到她讀了一年而已,就輕易成了當地的狀元,想來,這真是個做什麼都很優秀的女孩子。
一想到這個優秀的女孩子有可能被自己毀了,林米陽的內心更加不安。
重蹈覆轍,正好有個案子要去華東大學調查,這本不是林米陽的分內事,但他還是申請去學校當了臥底。
這樣偶爾能知道她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