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迪洛娃的幹拔式跳躍再次重現,稍顯吃力,後半段滑行速度也明顯變慢。
她的短節目得分78.15分。
看來腰傷對那迪洛娃還殘留部分影響。
舒苒從另一邊的入口入場,觀眾席上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站在冰場正中央,她閉上眼,心慢慢靜了,她彷彿聽到了冰的話語。
是的,她腳下的冰場也有靈魂,也有聲音。
寒氣繚繞,幾不可聞。
耳邊是廣播對她的介紹。
觀眾們不再喧譁,大提琴厚重而又充滿了古典氣息的樂符傾瀉而出,洗盡鉛華。
舒苒輕緩地轉動腦袋,同時睜眼,高雅的手臂動作隨著步法的變化而變化。
以前,舒苒可以憑藉跳躍優勢吸引別人的眼球。
現在,她同樣可以用變化多端的步法出奇制勝。
真正的藝術一定是讓人印象深刻直擊心靈的,就算是同一個表演,也一定有其獨特的靈魂。
開場仍舊是舒苒的標誌性3A。
即便3A已不再是屬於少部分人的必殺技,但舒苒一定是最輕盈,進入步法最獨特的那一個。
鮑步滑入,捻轉步滑出。
沒有半點偏差地落冰。
忽然之間,舒苒只覺身輕如燕,每一個樂符都流入心間,她將自己全部的理解融入到動作中。
旋轉,手臂變化。
深藍色的表演服在高速旋轉中似乎也被注入了生命。
如果疼痛也算藝術,那麼她為這表演注入了獨屬於生命體才有的痛覺。
觀眾們不禁為舒苒大聲叫好,場外的傅易青攥緊的拳頭在瞥見舒苒眉宇間的放鬆後,舒展了神情,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這才是舒苒真正的實力。
舒苒在不斷變化的旋轉中抽離出來,當所有樂符都集中到一個點上,她伸手望向遠方,表演結束。
舒苒胸口起伏,隨即從表演中回過神來,眉目含笑,向觀眾鞠躬,“謝謝。”鏡頭捕捉到她的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