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眼前這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北梁大儒孔令達,便是楊輔見了都要行半師之禮的人物。
看著蕭玉奴欠身一禮,孔令達同樣微微拱手還了一禮,旋即看向孔秋月和蕭玉奴道:“你們以為我北梁割讓梧州給大乾,是對於大乾有利之事,殊不知,這看似有利,實際上卻是陛下為那趙定亦或者大乾設下的另外一個局。”
“真的是局?”
此話一出,孔秋月眸子陡然瞪大。
就是蕭玉奴也是一臉不解。
“自然是局。”
孔令達悠悠一嘆::“梧州雖然肥美,一旦拿下便可成就趙定不世之名,但大虞又豈可會讓大乾輕易吞下梧州?
大虞志在列國,志在天下,欲想恢復神夏之榮,他想要的是列國象徵互相內耗,而非一個日漸強大的大乾。”
“可大乾和大虞並不接壤。”
孔秋月質疑道。
“難道不接壤就不能對大虞產生威脅?”
孔令達笑道,:“大虞若是想要吞併列國,那便遲早會與大乾碰撞,你若是虞皇,你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不斷強盛起來的大乾,以至於威脅到他大虞日後一統之舉?”
“那自然不會。”
孔秋月下意識道。
“那不就對了嘛。”
孔令達不置可否。
旋即不等著孔秋月和蕭玉奴二人說話,孔令達,又繼續說道:“數月之前我北梁,大虞,南陳曾兵臨幽州,欲伐大乾,但如今不過數月過去,這局勢便瞬息變化,大虞兵臨我北梁,
你們不覺得這局勢變化太快了嗎?”
孔令達苦笑著問道,“當初我北梁,大虞,南陳三國兵臨幽州,劍指大乾,自然是因為我北梁願意借道給大虞,而陛下也想借此讓大虞和大乾內耗,以讓我北梁坐收漁翁之利。
但錯就錯在計劃敗露,以至於此。
而如今大乾稍安,正是乘勢穩固局勢之時,他趙定又豈會願意輕易捲入其中。
你們看似如今大虞對於我北梁用兵,但實則一旦大乾吞下我北梁梧州,則大虞勢必會出兵伐乾,說到底,在大虞的眼中,我北梁,或者是南陳威脅並不大,甚至便是大離也不在大虞的眼中。
但大乾卻不得不防。
若是此時,陛下在反手打著收伏梧州的旗號,幫助大虞攻打大乾,那矛盾自然也就轉移了,而大乾卻要面臨兵禍,你們覺得這對於大乾而言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