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力度簡直是太恐怖了!
……
七日之後!
應天城,工部衙署之外。
一大清早便早早聚集了不少馬車。
馬車的前方,站著一名名衣著華貴,看起來氣度不凡的人群。
有男有女。
這些要麼是大乾計程車族,要麼就是大商人。
因為大乾建立之初,太祖為了重建大乾社會經濟秩序,對商業採取低稅政策。
主要徵收的稅種便是“官店錢”。
稅率也低至十五稅一,而立國之後更是放寬到二十分稅一。
到如今更加直接,直接降低到了三十稅一,並且對於民間生產工具、生活資料、文化用品以及嫁娶喪祭物品等的販賣,並給予一定程度的免稅。
而農稅則一直都是十稅一的政策,若是戰時甚至會提升到十稅二,十稅三的程度。
也正是因此。
在大乾最有錢的不一定是士族,但最有錢的那一定是這些不能科舉的商人。
而浙西誒商人們也很懂得聽風就是雨的道理,相較於農民來說,他們更加關注國家的政策調整。
因為每一項政策,都會關係他們的財路。
就好比之前朝廷對於驛站的改革。
這或許讓一部分靠著運輸賺錢的商人沒了利潤,但卻讓更多的商人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官方驛站開放,官方驛卒押運。
不僅價格透明瞭許多,而且運送的次數,以及安全程度都極大的提升。
也正是因此。
當工部再次宣佈一些政策實施的時候。
這些從上一次政策改革中實實在在獲得好處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鑼鼓喧天的宣傳,日子剛到工部的衙門還沒有開便第一時間匯聚到了工部的衙門外面。
至於其中為什麼這些商人和士族能夠在第一時間就知道這個訊息,其中的暗箱操作自然是少不了的、
總之,今天能夠站在這工部衙門外面的商人和士族都是有足夠關係的,早就知道了定乾紡織機的問世,更知道定乾紡織機的厲害之處。
而戶部也沒有辦法將這些紡織機無償送給農民,也沒那麼多人手和人力去做這些事情,因此自然也就需要這些商人左右中間的人力幫著工部做到這些事情。
而且還不能單獨販賣,更不能給予某個商人或者士族獨家的壟斷權,否則的話以人性的貪婪,他們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儘可能的隱瞞訊息,鑄造壁壘悶聲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