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交州每次在種植和收穫的時間上,最少都能節省出一個半月的時間?
還不是因為這些工具的配合運用達到了極致。
在這個時代時間是最不值錢,那是針對普通老百姓的。
但對於權貴和有錢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一個半月足以逆天改命。
“咱們得快點,不然要被人嘲笑了。”
諸位皇子意識到他們是最落後的。
就連諸位老將軍都比他們要快很多。
整個交州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秋收工作,只不過有的地方早一兩天,有的地方遲一兩天,總體來說區別不大。
脫穀機裡面的稻穀滿了後,立即就會有人從寬闊的田坎上下來,將裡面的稻穀粒全部挑走,最後裝在馬車上和牛車上,由專門的人拉著馬車和牛車去攤曬。
他們只需要負責將東西倒在地上就行,至於其餘的工作則是由另外一批人來負責。
攤曬稻穀也是需要搶時間的,冬季畢竟不比夏季,雖然沒有大太陽暴曬,但不用擔心下雨。
因此,大家都必須要趕在還有太陽的時候,將所收穫的新糧儘可能的曬乾,這樣才方便儲藏。
中午,大家都餓的飢腸轆轆。
路邊的大鍋飯早就已經準備就位了,上至武皇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去排隊打飯。
這一幕也算是武國史上頗為罕見的一次。
每個人都累的沒力氣說話,聞著飯菜的香味,恨不得能吃下一頭牛。
本來交州的飯菜就頗為可口,在一番勞作後,香味更是抵擋不住。
原本都還有些挑事的二世祖們,現在覺得碗裡的飯菜真香,一點都不浪費。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以前大家都覺得吃飯沒味,可現在哪怕是蹲在一起不說話,這飯吃的也是嘎嘎香。
哪怕是武皇等人也完全摒棄了那一套,專心乾飯,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
李昭看著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