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敞開了心扉。
但說出來的東西卻令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以及自己所喜歡的東西的闡述,感覺完全就像是兩個人。
如果不是在李昭的課堂上,他們可能根本不會相信這就是真實的。
可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的人都不能接受。
不過,也正是因為出現了這種不一樣的預期,才使得他們開始真正的思考起來,未來的的路到底該如何走?
大家討論的興起時,甚至還會拓展一下自己的業餘愛好。
其實,李昭從來都不相信人只有一種愛好。
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愛好之外,拓展出其餘的愛好來。
交州學院的五大學科就是未來他們選擇就業的方向,只不過,在五大學科之下,還會有其餘的分學科罷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偶像,像有的人崇拜闞元勳院長,便勵志要當一個大儒;還有的人喜歡趙靜雲,則是希望成為一名大將軍;也有的人崇拜李昭,希望可以像李昭一樣,搞出來很多的發明。
這些都是他們的理由。
農學也好,醫學也罷,都是為了接下來的一切而服務的。
只是,第一屆學員們沒有可以效仿或者說借鑑的物件,因此,他們很多時候都只能自己開先河。
等他們將未來的路走出來後,後面的第二屆、第三屆學員才知道該如何走。
“同學們,你們有想過一個問題沒?”
李昭見到大家的思維和心扉都開啟後,順勢問了一個問題。
他懶洋洋的坐在講臺上,這一堂課算是相當放鬆。
“院長大人,您說唄?”
大家都好奇的看著李昭。
即便是李昭那些所謂假設性的問題,也是很有趣的,大家經常會爭論的面紅耳赤。
“如果,李昊崆和趙誠是對戰的兩方,你們的人數也是相同的,你們各自該怎麼選擇未來的職業搭配,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李昭依舊是選擇的模擬。
學員們最喜歡的也是模擬。
李昊崆和趙誠聞言,眼神瞬間就亮了起來。
他們不止一次的進行演練過,但很多時候都難分勝負。
這次,李昭在課堂上重提,給了他們更多的信心。
李昊崆和趙誠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開始排兵佈陣。
雙方的將領其實是差不多的。
關鍵在於,兩個隊伍都只有四十人,該如何將四十人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