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數回合,中年人知道,吳越天的實力不在自己之下,這樣的試探性攻擊根本沒意義。反正四宇並行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讓戰天下把訊息傳回去,說不定還能讓他們先來個內鬥。
想到這,中年男子雙手合十,周身黑氣環繞,無數只乾枯的鬼爪從黑氣中伸出,一齊打向四周。
一瞬,刀鋒罡勁——破。
雖破了吳越天的刀罡,但中年人也被震得連連後退。趁著這個機會,吳越天閃身來到戰天下身邊,化作一團銀芒,將人帶走。
為了防止對方追擊,銀芒之中又射出七八道刀勁困住中年人。
中年人本就沒打算去追,負手而立眼見儒刀遠去。但見他右手一握拳,澎湃之力傾瀉而出,刀陣頓時冰消瓦解。
“儒刀,不知你拔刀之後,會給人怎樣的驚豔。”說完,那中年人便消失當場。
☯☯☯☯☯
再說回擂臺上,救人的插曲驚豔一時,場中不管會武功還是不會武功的,都震驚於這樣的修為當中。
但很快,一聲令下,便將眾人又拉回到了現實。
“來人啊,把這個叛軍將領給我拿下。”說話的是強堂靜。
他的聲音很大,一來是要彰顯自己的威嚴,畢竟三個鎮擂官中,只有他有權利,是正大光明的權利調動這些軍官來平叛。再一個,當那人化光遁形後,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半空,似乎是指望一會兒天空中再出現神蹟。所以只有大聲喝道,眾人才能回過神來。
一聲令下,眾官兵一齊將擂臺團團圍住。只見臺上的李元通負手而立,渾不將眾人放在心上。
“擂官大人,您這是何意?在下上臺打擂,也沒招事惹事,剛才救人的光也不是我弄得。你們這麼劍拔弩張的圍住擂臺,難道是想把我誅之而後快不成。”
“好一張巧舌如簧的嘴。”吳昆稱許道:“你雖沒有在擂臺上惹是生非,但卻想在天下鬧事。李元通——當年叛軍手下的將領。叛軍被先皇殲滅後,餘黨就四散奔逃。若是你們就這樣隱姓埋名安穩度日,我們還真不好找你們。可未曾想,今日你將堂而皇之的來打擂。若是不將你拿下,豈不是很對不起你自報姓名。”
“三位大人且慢,先聽我說。”
“都死到臨頭了,你還想巧言令色。”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二位仁兄,就容他將遺言說完了再殺也不遲啊。”
“多謝三位大人。剛才說到了,先皇將叛軍殲滅,意思是沒有了,天下太平。既然先皇都公告天下,說叛軍已被完全消滅,那又何來你們口中的餘黨。你們是想推翻先皇的聖旨,還是覺得當今聖上為君不明,逼得又有人要造反。”
“你……你血口噴人。”
“這擂臺是當今聖上下旨,解決江湖紛爭的。我乃大明天下的子民,生活在天子的餘陰之下,為何就不能上臺打擂,難道三位大人想抗旨?還是覺得,在下的地位已經在天子之上,所以不能打這天子之下眾人皆可打的擂臺。”
三人已經被激得說不出話來了,但偏就李元通又說的句句在理,他們也找不到理由拿人。心中的怒火,不由得想到了六扇門的人:你們這些捕快,別在暗處看熱鬧啊,倒是快點拿人啊。
只聽李元通繼續說道:“三位是擂臺的鎮擂官,奉旨清理攪鬧擂臺之人。而今我按規矩簽名上臺打擂,沒有弄出任何事,三位卻要拿我,這不是越權行事。今日越權拿我,明日便敢越權坐上皇位。”他這話越說越玄,但越是這樣,三人反而越不敢動手。“先是推翻先帝的功績,又違抗聖上的旨意,還想越權拿人。三位大人,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就是啊,李大俠說的是,三位大人要是不允許他打擂,那天下人也不會服氣。他們不說三位大人的不是,卻會說皇帝名義上辦擂臺解決天下紛爭,事實上藉此掃除異己。這到時候毀掉的,可是皇帝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