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2 / 3)

有的家庭見到了久違的家人,甚至還加官進爵了,自然是非同一般的歡喜。有的人家,能看見的只是一個骨灰盒。

同在一城,歡喜各不相同。

張軒回到宮中,也沒有第一時間議事,而是將北伐將領各自給假,讓他們與家小團聚在。

張軒與羅玉嬌自然有一番歡喜,這裡不用說了。

隨著張軒回到南京。

南京城之中,本來凝重的氣氛,迅速降低了,連荷蘭人與大夏之間的摩擦,也下調了好幾個音調了。

與之前的劍拔弩張完全不同,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荷蘭人乃是大夏朝廷的好朋友。

休整一段時間後,張軒開始了昭武年間,乃是大夏一朝最多一次封爵。

王爵封的不多。大夏朝開國八王,也正式確立起來。

唐王曹宗瑜,晉王李定國,遼王鄭成功,衛王袁時中,許王張質,韓王李淏,也就是朝鮮王一脈。

這六王全部是世襲罔顧,與國同休。並各自有封地,其中鄭成功的封地在臺灣,李定國的封地在雲南。其餘四王的封地都在河南境內。

不過,張軒也與他們談過了,這僅僅是暫時的,在中原的封地,僅僅是食賦稅而已,在海外的封地才是真正的封地。

在與鄭成功的待遇上,給出了保證。

撤銷臺灣府,而是讓陳永華以遼王府長史治理臺灣。

雖然很多馬後炮都說,都是鄭成功當時沒有推辭,才有了後來一攤子事情。張軒當時的確沒有要算計鄭成功的意思。

至於下面的公爵侯爵不計其數。

文官之中內閣諸臣都有封爵。

這一番又是慶功宴,又是封賞的,國庫之中僅存的銀子,就好像流水一般的發了出去了。

同樣也透支了張軒最後一分底氣。

在休息數日之後,張軒不得不面對政事。

大殿之中,內閣與樞密院分兩邊而列,張軒全部賜座。

姚啟聖與李定國遙遙相對,都能看見對方臉上的苦澀。

因為北伐之後善後事宜,實在是太多了。

不論姚啟聖與李定國都要面對一件事情,那就是重建北方的行政體系。這一個大工程,也是一個苦差事。

特別是沒有錢的情況之下。

張軒說道:“姚先生,說說吧,內閣對北方數省到底是一個什麼章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