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昭武十年之後,順治遷都和林。完成了對漠北的統治。
長城沿線烽煙少了很多,曹宗瑜幾乎每年來往於南京北京之間,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為曹宗瑜為今日之徐達。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大戰還沒有開始。先折大將。
隨即昭武二十六年,衛王袁時中病逝。
如果說鄭成功的死,還是非正常情況,但是袁時中與曹宗瑜的去世,卻是非常正常了。
自古將軍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首。
因為見了白首的美人,就不是美人,而是美人遲暮。
但是將軍卻是征戰辛苦,早就將身體透支了,根本活不到多長時間,只要一老,各種情況爆發出來。
特別是曹宗瑜當初臨潁一戰,幾乎從死人堆裡扒出來了。
從此不能與人動手。
在戰場之中縱橫無敵的曹宗瑜就不見了。如果不是張軒派了國手時時刻刻在曹宗瑜身邊待著,曹宗瑜估計連昭武二十五年都活不到。
這些人的去世,雖然讓張軒傷感,但並沒有讓張軒支撐不住。
但是昭武二十六年,羅玉嬌與丫丫先後去世。卻是對張軒打擊最大。
自從登基為帝之後,張軒每日忙碌不休,對後宮根本多少時間陪,剛剛開始羅玉嬌還給張軒身邊添人,但是後來也就罷了。
只是張軒膝下子嗣單薄了一些。
羅玉嬌連續為張軒生了四個孩子,大虧身體,終於在昭武二十六年冬,堅持不住了。而丫丫也是同樣的原因。
丫丫比羅玉嬌的弟子更薄。
羅玉嬌小時候,雖然顛沛流離,但是有羅汝才在,在吃穿用度上面,決計不會虧待了羅玉嬌,但是丫丫就一樣了。
飢一頓飽一頓,少年時候一些損傷,會跟著人一輩子的。
張軒最愛的兩個女人的離開,讓張軒終於意思到,老天爺給他的幸運是有限的。他雖然幸運的能從後世來到這個時代,但是面對時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無用之功。
於是乎在昭武二十七年春天開始,張安就開始以太子的身份監國。
張安在張軒身邊作為張軒的助手,處理朝政十幾年,在張軒手把手的交道之下,對張軒的治國思想理想最為透徹。
張安監國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當張軒纏綿病榻年餘,到了昭武二十七年冬天,他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李神醫早已告訴張安,能過去今年冬天,還能堅持一年,如果不能,就過不去了。
張安連政務都放在一邊,在張軒面前親伺湯藥。張軒見狀,心中黯然一笑,對自己的病情,也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