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心臟如此近的距離做手術,這本身就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情。
成功的機率,幾乎為零。
中醫止血?
誰能相信,誰敢相信?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醫生,劉隴黔覺得,自己有必要提出來。
“這種手術,在整個世界上都沒有先例,那麼,它成功的可能性,也更是微乎其微,患者已經有這麼大年紀,我覺得,與其讓患者再次受苦,倒不如讓患者安靜的離開。”面對一群人的質問,劉隴黔說道。
很多絕症患者,抱著拼搏一把的心態,永久沉睡於手術檯上的例子,不勝列舉。
在一種手術,成功率低於百分之十時,一般的醫生都會建議病人放棄治療。
一則可以減輕患者痛苦。
二則可以減輕家庭負擔。
三則可以節省醫藥成本。
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劉醫生的意見,也不無道理。”面對著一群人,石中堅說道。“雖然我們有幸邀請來了世界頂級醫療專家——霍華德醫生,但是患者除了本身的心血管堵塞之外,還在距離心臟這麼近的位置,長了一顆血管瘤,這樣的手術,在整個世界上,都是沒有先例的,我個人意見是,放棄手術。”
“院長……”一群人,均是異口同聲的叫道。
“患者現在的情況,是一目瞭然的,手術,擁有著一線希望,但也會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讓病人受苦受累不說,最終還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手術,是一定沒有希望,不過,病人可以安穩的離開。”石中堅一一分析,最終,才對吳爽跟段浪說道。“我只是擺出了一個事實,至於究竟是否手術,還是由家屬自己拿主意吧。”
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沒有資格宣判患者的生死,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事情的利弊分析清楚,讓患者家屬自己選擇。
是否手術,這樣一個選擇題,直接交給了吳爽。
這個決策,對於吳爽來說,也實在是太艱難了一些。
人生二十多年來,她第一次真正做決策,沒想到,就事關自己最重要的親人的生與死。
“手術。”會議室內,沉默了大概十多秒鐘,吳爽斬釘截鐵地說道。
手術!
雖然只是兩個字,但這卻是吳爽的決策!
沒有遲疑,沒有猶豫。
或許,這已經是吳爽從一個懵懂少女,走向成熟的標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