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阿駿哥哥和老爺爺不是出去辦事了,他們是替他入宮受罪了。
董夫人並不知道晨陽將他們地對話都聽了去,那幾日她在晨陽面前忍得辛苦。
她恨她怨,可是她也明白七八歲的小兒是無辜的。
糾結的董夫人再也忍不下去了,半年後她應召下山,回了董家。
可是她卻把董駿欽留在山上。
她走的那日,目光灼熱地盯著晨陽,一字一句道:“您一定會保護這個孩子的,對吧!”
晨陽當時不知她是何意,只是憑著本能應下來。
他的親哥哥為他而死,他有是看著他長大的,於情於理晨陽都要保護他。
可是,四年後,他被父皇接回宮裡才知道,有些事不是有決心就一定能成功的。
父皇的身體,或者說他的精神,在夏侯家,在甯曦和那些不明就裡成為甯曦走狗的長生臺道士的折磨下日益衰敗脆弱。
他回宮當天,父皇除了一句“什麼都別管之外”就在沒能和清醒地和他說話。
他不是叫囂著要剷除皇甫餘丹黨就是哭著說見到鬼魂,要麼就是幾乎瘋狂地折磨一時口誤評論世家之亂的宮人。
晨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可他又隱約知道了一些。
而後,他見到了父皇身邊的侍衛蕭錦。
在蕭錦的幫助下,他偷偷調查起世家之亂的始末,天生聰慧的他很快發現了一些隱秘在那場災難背後一些真相。
當那些猜想逐漸完美,逐漸順理時,晨陽的背後不斷冒汗。
這座皇宮,就像是個巨大的孵化池,誰都不知道孵出來的是惡魔還是人。
就連主持這一切的人也不知道。
晨陽見過他某個皇兄發狂的樣子,那般失去理智,那般兇殘,而他……雖然過去十幾年來他的神智一直清醒,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他與常人也不一樣。
他能看見那些鬼影。
原本,晨陽以為那是因為世家之亂時宮裡死了太多人,陰氣太重。後來他旁敲側擊問了蕭錦才知道,這不是一般人能看見的。否則早就有人勸父皇遷都。
而就在他猜出了大部分事情時,夏侯太師來了。
父皇給他指了夏侯太師為先生。
晨陽知道這事時差點想逃跑。
可是他不能。
因為他是父皇膝下唯一的一個皇子了,他還能去哪裡?
況且,他的這條命是阿駿哥哥,還要整個宋家換回來的,他怎麼能跑?
於是他當著夏侯太師的面,說自己不想當太子也不想當皇帝,他說這些事太麻煩,他處理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