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23章 至少畫一個老虎嘛!
第二天, ese如約給祝繁星發來資料,祝繁星把自己關在房裡,仔細閱讀, 為月底那兩天的口譯工作做準備。
也是巧, 這個專案和她的專業有關, 那是一支由巴黎某劇院、巴黎某文化傳播公司、某音樂劇製作公司、某國際巡演代理公司和一個有政府背景的中法文化交流機構共同組成的考察團, 被國內一家演出經紀公司邀請來華考察,目的是研判中國大陸目前的音樂劇市場, 商討將廣受歡迎的法語音樂劇引入中國、展開大規模巡演的可能性。
祝繁星去法國前, 從未在國內看過外語音樂劇,老師有推薦, 但票價太貴,她看不起,也不是太感興趣,第一次看法語音樂劇還是在巴黎, 和範嘉嫻一起看,看的是國人相對熟悉的一部作品——《巴黎聖母院》。看完以後, 祝繁星才真正領略到法語音樂劇的魅力。
後來,她和範嘉嫻、張雅瀾同行,又一起看過幾部法語音樂劇、歌劇和話劇,其中有經典劇目, 也有現代原創劇。相對而言, 她更喜歡音樂劇,不僅有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還有動聽的歌曲,演員們能演能唱,情緒飽滿, 每次欣賞,都是一次震撼心靈的視聽享受。
這一次,祝繁星服務的僱主是錢塘幾家民營劇院的老闆,翻譯人員不止她一人,ese一共找來三個a大法語專業的學生,考察團在錢塘的行程大多是參觀劇院和參加宴請,少有會議模式,一路上純口譯,到時候還會有新聞媒體來採訪,所以才會對翻譯的形象氣質有要求。
祝繁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資料有很多,還能從網上找一些東西來做補充,她做著筆記,知道口譯沒有那麼簡單,特定的專案會有很多專業名詞,而他們三個只是兼職的學生,如果不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臨場時,對方若冒出幾個沒聽過的詞兒,翻譯就只能幹瞪眼。
手頭有活幹,祝繁星的生活變得充實了許多,不再有閑工夫胡思亂想,哪怕和陳念安同處一個屋簷下,兩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她也不會覺得太尷尬。
冷戰已經結束,她依舊會和兩個弟弟聊天,祝滿倉卻發現,哥哥姐姐之間像是生分了許多,尤其是姐姐,她像是刻意與哥哥保持距離,再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對哥哥“動手動腳”了。
而陳念安這幾天的狀態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霜打的茄子”,他整個人蔫蔫的,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還經常走神,有時候祝滿倉有事叫他,連喊幾聲他都沒有反應,跟靈魂出竅似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祝滿倉問了他好幾遍,那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陳念安都沒有回答,用“喝多了,記不得了”來敷衍他。祝滿倉不敢去問姐姐,總覺得,這一回,應該是哥哥闖禍了,他不能再去刺激姐姐,讓她回想起那些不開心的事,會更加生氣。
7月26號是祝繁星二十三歲的生日,這天晚上,張思彤來到光耀新村,赴一場遲到三天的飯局。
如今的張思彤不再是一個留著齊劉海的乖乖女,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時尚女孩,頭發挑染過,做著好看的美甲,進到403後,就給了祝繁星一個大大的擁抱:“星星,生日快樂!”
聖誕假期時,她去巴黎玩過一趟,和祝繁星見過面,算算日子,兩個女孩也有大半年沒見了。
陳念安幫張思彤拿拖鞋,又給她拿飲料,張思彤驚呼一聲:“哇!小陳同學,一年沒見,你更帥了哈!”
“沒有。”陳念安的笑容很淺,“思彤姐,我一直是這個樣子的。”
“才不是呢,去年你來參加我們畢業典禮的時候,要比現在瘦,學生氣更濃一些。”張思彤笑嘻嘻地說,“高中生和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啊,姐姐問你,你找女朋友沒?”
一句話,陳念安和祝繁星都變了臉色,陳念安丟下一句“沒有”就溜進了廚房,祝繁星則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你嘆什麼氣啊?”張思彤把禮物遞給她,“生日快樂!祝繁星同學,咱倆認識五年了,住一個屋四年,說出去都要沒人信,這居然是我第一次給你過生日。”
“謝謝。”祝繁星接過禮物,笑道,“那有什麼辦法?我生日是在暑假呀,每年這個時候,你都在外面旅遊。”
“瞎說!”張思彤說,“明明是你要和弟弟們一起過生日,或者是和那誰誰誰一起過生日,哪兒輪得到我呀?”
“你少來。”祝繁星環視客廳,問,“要參觀一下嗎?”
張思彤說:“可以啊,我還是第一次來你家呢。”
“這不算我家,房子是租的。”祝繁星先帶她去看自己的房間,說,“可能再租一年就退掉了,明年我回國後,我們三個會搬到我那個大房子裡去。”
張思彤說:“挺好的,這兒太小了,肯定是大房子住得舒服。”
祝繁星的翻譯資料攤在書桌上,張思彤拿起來看,聽她講述ese介紹工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