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在溫飽的問題解決,沒有後顧之憂之後,才有餘暇去滿足本性中貪圖享樂和追求自我的一面。而在溫飽的問題都危機重重時,又哪來的閒心去講究禮節和良善,去在乎道德和律法。
無善無噁心之體,衣食足而知榮辱,人的本能決定人的選擇。
就如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生存是支撐享樂和自我的基礎。
假如生存都是問題,又何談自我和享樂?
又如女人所謂的安全感,這個所謂安全感的本質和底層邏輯似乎也簡單了。
安全感是什麼?
從人的本性或本能考慮,安全感就是,解決生存問題,滿足了生存的本能慾望,減輕或消除生存之憂後,才有資格去追求本性中享樂和自我的一面。
也正如他。
又或女人常diss男人的那句,男人有錢就變壞。
他,又或者說,那些變得有錢、經濟富裕的男人,之所以會放任、懶得節制自己的慾望,不也正是因為沒有生存和安全的危機嘛。
而女人之所以對安全感這麼執著,正是因為只有消除或減輕生存的困擾後,她們才能有餘暇去滿足個體本性中的追求享樂和追求自我的慾望。
而保生、求樂、貴我,這是人所共有的本性。
女人如是,男人也如是。
其中的區別,只有因性別差異導致本性中各個部分所佔的偏重不同,卻沒有例外,都遵循這三個本能。
想到這。
李承佑的思緒忍不住蔓延開來。
但如果人的存在就只是為了滿足本能,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又或者說,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前世和今生,兩世為人,他似乎從來沒有深刻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似乎都只是在糊里糊塗地活著,迷失於他的本能慾望之中。——掙錢、活著、追逐名利、然後再掙錢、滿足慾望……這就是他的前世。
糊里糊塗的活,然後再糊里糊塗的死,這樣的人生真的有意義嗎?
他的存在就只是追逐本能的奴隸?
李承佑悚然一驚。
他忽然醒悟了,他驀然明悟為何感覺之前的靈光一閃的那些詞句他下意識地覺得對他極為重要。
只因為。
兩世為人,他竟然都只是……在糊里糊塗的活。
放開那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