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現有裝置,不過張新是一個有要求的人,比如第二代最後一道防線,各項效能提供20~30%,升級到第三代裝上船。
雷達和聲納也是同樣要求。
其實火箭才是王牌,技術還不成熟,或許會應用到第二代艦船上。
如果強行安裝,萬一從內部把船炸翻,或許會被敵人恥笑三百年,並在歷史課本里寫:‘打著打著,敵船內部發生起火爆炸,上帝保佑我們獲得勝利。’
穩一點,研究一直在進行,加上有25%綜合科研能力提層,成功是早晚的事情。
就在張新修練‘內功’時,
遠在北方的蘇軍和小本子正打的如火如茶。
不甘心70萬陸軍吊在邊境,小本子主動挑起與蘇邊境衝突。
目的是試探蘇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出動7000人、若干飛機,向邊境駐張鼓峰的蘇軍發動進攻。
張新聽到這個訊息時,沒有幸災樂禍,而是希望他們之間能打出狗腦子,多死一個小本子,大家壓力都會輕一點。
相信漂亮國、陰國、蔣大郎現在也一定很開心,甚至已經翩翩起舞,開香檳慶祝。
“院長父親。”張新正在後院和小妾磕瓜子,學徒走過來彙報,“蘇國駐達加雅辦事處主任基米.萊科寧先生想見您。”
片刻後,張新在一進院會客廳再次見到基米.萊科寧。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張新搶在對方開口前問。
“是的。”基米.萊科寧同意。
“你原本為芬蘭工作,為什麼突然為蘇國人工作?”
“因為我本就是蘇國人,蘇國情報員,”基米.萊科寧不在意道,“身份暴露後,重新開始新生活。”
張新朝他大豎起大姆指,表示佩服,這種人對於母國來說,都是英雄。
“有什麼情嗎?”張新將話題搬回正軌。
“是的。”基米.萊科寧道,“我曾經代表芬蘭進口你們的88毫米炮和2.5噸卡車,知道它們效能出色,質量過硬,卡車適合在道路惡劣、天氣寒冷條件下通行,因此蘇國打算進口一些。”
張新眼睛明亮,“非常歡迎。”
“我們需要兩千門火炮,十萬輛2.5噸卡車。”基米.萊科寧看著張新的眼睛回答。
“...”
張新傻眼,因為產能達不到,客戶太大,啃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