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便是思想的力量開始在義軍之內生根發芽,論戰略眼光,論思想境界,辛幼安都遠超了這個時代。
手段之強,不是魚幼師可以比擬的。
辛幼安心中思緒一閃而過,隨即又說道:“走,諸位,隨我出去迎接。”
眾人壓下心中的激動,點點頭後,便一同出了寨子。
而這時,武良四人也來到了山上,巡邏士兵正要呵斥之時,辛幼安一行人中有人大喊道:“且慢。”
見到平日裡從未見到過的義軍大人物,這些巡邏士兵,眼中也沒多少懼怕,行了一禮後,便繼續駐守原地。
“幼安,好久不見。”
“見過精神領袖。”辛幼安深知武良不喜跪禮,也只是行了一禮,臉色笑道。
“可別,我可不是精神領袖。”武良擺擺手,隨即又介紹道:“這四位是我門下的弟子,這位是志士義軍的負責人。”
精神領袖,也是當年從武良口中提出的一個新穎的詞彙,很適合武良,雖然武良本人並不承認。
辛幼安身後的義軍高層,看到了武良身後的四人,心中並沒有多少吃驚,江湖上流傳的訊息,他們也曾聽聞,一聽是武良的弟子,頓時生出一股羨慕。
日日聆聽他的教誨,那是何等的好處。
可以說,武良在義軍高層之間的地位,若是大事可成,便是一尊活著的聖人,無論是那些驚世駭俗的書籍,還是填充的底層科學之術。
超越賢聖!
辛幼安心中也是,隨即朝著三人拱拱手。
“哈哈,果然是人中龍鳳,灑家魯大,得拜恩師教導,習得武術,以後便已兄弟相稱了。”魯大哈哈一笑。
“二郎也是一俗人,行事粗魯,若有差遣,二郎無命不從。”
“林聰見過諸位,早知北地義軍,義薄雲天,對待百姓秋毫無犯,北地之間人人敬仰,得見諸位,也是不枉此生了。”
“見過諸位義軍統領。”吳清瀾微微躬身,聲音之中不見往日的輕柔。
聆聽過武良的教導,對於義軍,她心中充滿了無限嚮往。
這時,武良隨意說道:“客套話之後再說,先進去,跟我說說你最近的情況。”
眾人走進寨子,會客廳中,巨大圓桌前,武良與辛幼安等人隨意坐著。
這時,辛幼安朝著武良說道:“先生,當年一別,幼安甚是想念,還請先生不要推辭,今日為先生接風洗塵。”
先生,是新思想下對於有才之人的一種尊稱,武良不喜精神領袖,那唯有先生可以稱呼。
“說說你們的計劃吧,若有難以攻克之處,可以隨意使喚我。”武良這時說道。
“既然先生來了,那我們可以大膽一些,我準備十年收復北地十六州,二十年之內,覆滅東胡。”辛幼安正色說道。
“太長了,六月之內,收復北地,三年之內滅掉東胡,大夏。”
武良話語一出,全場一片死寂。
那可是人數過萬,人山人海的鐵騎大軍,場中除了魯大三人之外,其餘高層對軍事極為精通,戰略性,戰術性人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