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人,無論是誰,生來道心皆有缺陷,只是隨著修心養性,道心的缺陷會慢慢被補上。修煉到了嶽撼山這種地步,道心幾乎是完美的了。
好巧不巧,嶽撼山也正處於一個修煉的關鍵時期。
因此,這股“愧疚”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變得越來越強烈。
他開始質疑自己,質疑道心。最終致使道心崩潰,心魔乘機而入。
於是,嶽撼山入魔了。
嶽撼山入魔後,連夜趕到了那個村子,將所有人都殺了。
嶽撼山清醒過來後,巨大的悔恨充斥心頭。
於是,嶽撼山自斬一刀,將自己的心魔連同村子上千人對他的仇恨封印起來,並建造陵墓,親自鎮守。
不僅如此,他還發下道誓,怨念不消,不入輪迴。
三百年前,嶽撼山逝去。
但怨念仍在。
他至死也沒等到村民的原諒。
他再次質疑,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於是,便誕生了最後的一絲執念。
這絲執念一等,就是300年。
終於,周極來了。
周極告訴他,不管事情正確與否,他只需遵循自己的本心,這便是“正道”。
於是,嶽撼山心結解開。
最後一絲執念也消失了。
他選擇放棄女孩,成全大義,這是遵循本心。
他因錯殺村民,所以自我封禁以求原諒,這是遵循本心。
既然所作所為,皆是正道,他又有什麼可悔恨的呢?
唯有錯殺村民這件事吧。
周極神色複雜。
透過泛黃的書冊,周極感受到了嶽撼山穿越千年的掙扎與悔恨。
周極忽然想起了嶽撼山最後的話:
“風雲匯聚終須散。縱使山巔同醉酒,終不似、少年買酒白雲邊。”
“這些淺顯的道理,前輩恐怕早就明白了吧。雖然他將自己鎖進心獄中,但是潛意識還是讓他做出了贖罪的舉動。他真正想等的,只是一個說服自己放下的理由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