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教堂頂上的閣樓以及尖塔,十幾枚呼嘯落下的迫擊炮炮彈將這些容易架設火炮的地方一一摧毀。
隨後已經準備完畢的轉管機槍也開始了壓制性點射。
讓那些在教堂三樓視窗緊張警戒的殘餘葡萄牙士兵們慘叫著開始減員。
等到國防軍戰士炸開教堂的大門、推開堆在門口的各種雜物之後,大廳中響起了修女們的尖叫聲。
國防軍士兵沒有感覺到意外,因為這個時候,教堂的神職人員們估計已經躲到了密室或者地下室之中。
對比教堂,佔領銀行的過程就有些不順利了。
因為各家銀行都有自己的護衛人員,這些類似僱傭軍性質的傢伙戰鬥意志比較頑強。
依靠著堅固的銀行地下金庫,跟國防軍們周旋了十幾分鍾。
最後國防軍們還是在特製的煙霧彈幫助下消滅了這些傢伙。
煙霧彈中參雜辣椒粉以及其它刺激性氣體已經成為了巷戰中的利器。
除此之外還有燃燒瓶、手雷以及手槍。
銀行佔領完畢之後就是這座縣城的市政廳了。
不過等到定義帶著國防軍士兵趕到市政廳之後,發現這裡的政府人員早就跑沒影了。
國防軍人少,根本就不能包圍這座城市。
所以逃跑一些人是十分正常的,比如那些洋行的護衛們早就穿城而過,從另一邊逃之夭夭了。
這裡的戰鬥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只要修整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能向著這裡最重要的地方發動進攻了。
而這個地方就是凼仔炮臺了,這是葡萄牙人專門修起來對付偽清的,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當然了,這是因為火炮不能及時就位的原因。
否則再堅固的炮臺也擋不住火炮的持續攻擊。
不過等到丁義趕到炮臺位置觀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還真是高瞧了這些葡萄牙人。
凼仔炮臺沿海依山而建,佔地約2400平方米。
炮臺前後均設有哨崗,哨崗上尖下寬,門窗帶尖拱,並貼有葡國傳統特色的青花瓷磚。
炮臺入口擺放有一個可三百六十度旋轉的大炮,四周分別設定有小炮。而炮臺兩旁則建有印度建築特色的哨房。雖然炮臺曾為軍事設施,但卻沒有軍事要塞的特色。
例如:凼仔炮臺並沒有築碉堡、炮樓和堞牆等防衛設施,並且還修建在花園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