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張 端起茶盞,淺淺的啜了一口,“嗯!立功受賞!”說著,他眼簾低垂,“有功的,光是前線的將士嗎?”
忽然,侯庸猛的醒
“打安南,我大明是獅子搏兔雷霆之勢傾盡全力!”張 繼續低聲道,“外行人看是我大明虎賁百戰百勝,可你我都知道,打仗打的是什麼.....”
說說到這個地步,侯庸能不明白嗎?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此番徵安南之戰,皇上可是準備了九百多萬的軍而這九百多萬,正是他李至剛當初從江南四省官紳豪商身上搜刮出來
如今要論功行賞了!
這功可不只是戰功!
籌措軍費也是一大功!
而張 又繼續說道,“你以為就單那九百萬銀子的功勞嗎?”
說著,長嘆道,“皇上剛放開海禁,他李至剛就招了十二家豪門海商,允其在廣州寧波等地,享有瓷器絲茶葉絲綢的專賣權......以後每年光是給朝廷上繳的專營銀子,就是大幾百萬!”
侯庸沉吟道,“這事其實一直是朝堂諸公的心病,大家都私下裡說,專營容易造就壟斷之再過幾年,這些豪門海商,就會尾大不掉!”
“呵!”張 搖頭,“錯了,大錯特錯!”說著,他壓低聲音,“天下的有錢人,只有江南四省那些豪門海商嗎?”
“海禁剛放開,天下的有錢人都在觀望()
 畢竟,朝廷不是沒有過朝令夕改的事天下的有錢人,對朝廷都防著一手呢!”
“可李至剛此舉,等於直接給了天下有錢人,乃至普通的商人立了軍令狀,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海關總司跟皇商們的契約,可是白紙黑色,是李至剛請皇上蓋了玉璽的!”
“如此一來,天下商人紛紛效仿,或是在海港購置店鋪,或是開設工坊,或是組建船”
“今年各地的海關稅並沒有增加多少,但各地海關奏報,商貿的規模卻比往年增加了三成!各地布政司衙門的奏報,工坊的規模也照往年增加了二成甦州等地,甚至有工坊出現了用工荒!”
“而且,民間無論是生絲刺繡,乃至鐵器瓷器漆器各種手工品,宣紙茶葉傢俱的價格,都漲了!買的人多,價格自然就漲!”
“商人獲利,百姓也獲利了!”
“這,難道不是他李至剛的功勞嗎?”
“那十二家皇商是每年要交給朝廷巨額的專賣銀子,可這筆賬誰都會算,他們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