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直拖到了7號都沒有研究什麼結果出來,此時牛奶冰廠的股價再次創了新高達到了228元,而置地的股價也從之前90多元上升到104元的高價,也就是在這一天,恒生指數悄然站在了700點的上方,再次創造香江股市的歷史。
晚上的時候,衛東和米曉舟,阿珍,阮桃等人研究最近的盤面,從各方面進行了推演,衛東最終說道:
“這兩天牛奶冰廠應該有結果出來了,我們還是先把牛奶冰廠和置地的股票逢高丟擲一部分,手中的籌碼太多了也不少什麼好事情。”
第二天股價又開始小幅的上揚,也傳出明日牛奶冰廠將會召開釋出會的事宜,公司也接到了電話邀請,董事也要出席這次的釋出會。
到了九號,牛奶公司主席周錫年出席記者招待會,秋雨集團的大班阿珍,和記國際的主席祁德尊,太古洋行的主席彭勵志等董事都為牛奶冰廠站臺,周錫年宣佈由羅富齊公司提出反對收購三大理由:
一若接受收購建議,將會減低牛奶的股票股息。因為1972年計算的牛奶每股股息3元,而置地2股股息才2.4元,接受收購建議對牛奶冰廠股東不公平。
②1972 年度,牛奶每股盈利3.65 元,置地2 股合計才盈利2.58 元,合併牛奶後,置地盈利增為2.79 元,而牛奶則減少0.81 元,對牛奶股東當然說不過去。
三置地收購目的是利用牛奶的優勢來擴充自己業務。作為牛奶公司來說,在各方面聲譽良好,公司現金充裕、土地存量龐大,盈利能力也比香港置地高出許多。牛奶公司管理層認為有實力自行開發地產,無須他人染指,因此香港置地的收購將損害牛奶公司股東的長期利益。
因此,牛奶斷然拒絕建議,周錫年也充滿信心地認為收購不會成功。並且,牛奶公司為吸引股東,打擊置地的收購建議計劃,提出將股份拆細,一股牛奶股票拆為5 股,然後每1 新股送一紅股。
換言之,現在股東每股變為新股10 股,實際增加9 倍。同時宣佈1972 年度盈利,將比上年度增長35%。1972年度預計派息每股增幅達67%。
現在顯然沒有現場直播的技術,可釋出會的實情還是透過廣播傳到廣大的股民耳中,都被這個拆股送股的方案刺激了,都天真的以為可以白白地多出9股出來,然後拿一股牛奶冰廠的股票去兌換置地的兩股。
開市前衛東給李福照打過招呼,今天可以逢高出貨了,估計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
李福照笑道:“多謝老弟了,這一下可以賺取幾十萬的利潤了。”
李福照在188元的位置入手了一萬股,就看今天能漲到什麼價位了,少了三五十萬,多了六七十萬的利潤。
衛東笑道:“咱們誰跟誰,有發財的機會當然要帶著你。”
看過大時代的衛東知道,李福照在八十年代曾經因為經濟問題進去吃牢飯了,自己身處的雖然是平行世界,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現在自己有能力就帶李福照多賺一些錢,免得還要到赤柱去探望。
李福照拍了拍衛東的肩膀沒有多說什麼,自己之前還有些遲疑,跌倒191元的時候都想要清倉保本了,在衛東的勸說下才多拿了幾天,今天看樣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
衛東有了這個耽擱,回到大戶室的時候股市已經開盤了,果然收到釋出會的刺激牛奶冰廠的股價一路飆升,很快就破了230,240的價格,置地也到了120元的價位,還是一路持續上揚。
衛東道:“我們現在可以放貨了。”
衛東手上置地有60萬股,牛奶冰廠有百萬股之多,根本不拿一次出完貨的,就需要藉著這樣的利好訊息分批地出貨。
在股價的高點出利好其實是利空,都是莊家借這機會大肆拉高出貨,衛東雖然沒有坐莊可這道理都是相同的,普通的小散就是一茬茬的韭菜,被莊家割來割去,直到新的韭菜漲起來就一腳踢開了。
米曉舟和衛東兩人電話打個不停,透過不同的席位向外賣出,一次下單三五千手,不能太多了,要不然就把股民的熱情給熄滅了。